據外媒報道,貝爾公司展示了其電力驅動的自主吊艙運輸(APT)四旋翼無人機如何在不需要降落傘或類似裝置的情況下,在崎嶇的鄉村或戰場上為士兵投放物資。
任何有效的軍隊來說,后勤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是,從補給線的末端到戰場上的士兵,跨越最后一英里往往非常困難。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向小隊和前沿基地空投物資,現代戰爭的歷史包括一些令人沮喪的事件,即部隊從飛機上用降落傘投下食物、藥品等,但卻沮喪地看著這些珍貴的包裹落到到無法觸及的地方,甚至落入敵人手中。
APT的設計可攜帶多達100磅(45公斤)的有效載荷,以100英里/小時(160公里/小時)的最大速度飛行35英里(56公里)。該無人機被設計用來執行一些不同的任務,如運送醫療用品,但貝爾公司也認為它適用于戰場空投,快速、精確、高效。
這方面的關鍵不僅在于APT能夠攜帶兩個標準的戰術包,每個戰術包都可以裝載水、醫療用品或燃料,它還可以高速飛往目的地,在不降落或盤旋的情況下投放物資。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僅節約了電池電量,而且由于沒有成為空中的目標而提高了無人機的生存能力。
貝爾說,APT已經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尤馬航空站和其他地點飛行了420次。該計劃的下一步將是展示該飛機如何在其80英里/小時(129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下按需投放物資。
貝爾公司銷售和戰略經理Mike Goodwin說:“這種速度包補給功能對作戰人員來說是一種游戲規則的改變。有了在空投區或偏遠地區快速有效地投放物資的能力,我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盡快把關鍵物資送達。”
(原標題:貝爾公司演示用自主APT無人機進行現場物資投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