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消息,隨著全球疫情防控逐漸常態化,數智化技術將持續影響社會和人們生活的運行方式,有哪些變化將在2022年甚至未來10年延續成為“新常態”?而在科技的加持下“新常態“又會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呢?對此,IEEE高級會員韓光潔、IEEE會員Carmen Fontana以及IEEE終身會士Thomas Coughlin分享了他們對未來“新常態”的技術發展預測。
根據近期的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因線上購物的便捷性特點,很大一部分在疫情前習慣在線下實體店進行購物的消費者之后將不再回到線下店消費。雖然線上下單商品配送到家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對賣家來說則不盡其然—目前商品貨物的打包及配送仍主要依賴人力;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行為轉向線上,僅憑人力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商品配送需求,這對于商家和物流公司都是極大挑戰。
IEEE會員Carmen Fontana認為在未來幾年,“為了提高商品打包和配送的效率,零售商需要采用更先進的技術,例如可以應用具有視覺功能的機器人在貨架上挑選和打包訂單商品;除此之外,機器人和無人機也可以應用到商品配送的服務中,減少消費者的等待時間。“
根據IEEE最新發布的《IEEE全球調研:科技在2022年及未來的影響》結果顯示,在全球受訪的350位行業及技術領袖中,有高達八成受訪者認為在未來5年內將有四分之一的工作能由機器人替代完成,且它們有望被應用到越來越多的業務環節中。可見,消費者在家收到機器人送貨上門的購物體驗指日可待。
當然,線下購物并非一無是處:與網上購物相比,線下購物的一大突出優勢即是可以讓消費者在現場親身查看及體驗產品。然而,隨著數字技術尤其是AR/VR技術的進步,在線購物也能同樣擁有這種身臨其境的購物體驗。IEEE高級會員韓光潔對此也表示贊同:“隨著網上購物越來越受消費者的歡迎,使用AR技術展示產品、進行帶貨直播等都可能有新的突破。”
《IEEE全球調研:科技在2022年及未來的影響》結果顯示,目前AR/VR技術最常應用于數據可視化及3D操作中。IEEE終身會士Thomas Coughlin分享道:“AR/VR技術或遠程臨場感機器人(telepresence robots)將能豐富消費者的線上商品選購體驗,消費者在線上進行商品挑選的時候,也可以“拿起”商品進行查看,享受置身商店般的“沉浸式”購物體驗。
當然,數字技術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智能硬件設備的支持。因此,近來導體芯片的供應短缺將會使得智能設備的成本提高,或使得某些智能產品難以獲取。IEEE高級會員韓光潔認為:“如今,幾乎所有行業都離不開芯片,芯片短缺會讓大部分行業都面臨倒閉的風險;而這其中,汽車銷售業、消費顯卡制造業、計算機制造業將受到更為嚴重的沖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