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不斷攀升,電網迎峰度夏工作全面啟動。近日,國家發改委運行局局長李云卿表示,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對于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至關重要。
無人機應用于電力輸電線路巡檢,可對輸電線路產生故障進行實時在線定位和監控,及時發現并排除線路缺陷和重大隱患,節省大量人力和物力,提升巡檢工作的安全性。當前,國內電力行業應用無人機巡檢作業主要為可見光成像技術和紅外成像技術,用于采集現場圖像、紅外熱像數據等。
將無人機巡檢應用到日常巡視、故障查找等工作,為迎峰度夏做足準備,既彌補了地面巡視的不足又減少了高溫天戶外工作者的勞動強度。采用無人機搭載多狀態、高集成智能感知設備,利用可靠的微波通信技術,實現對配電網設備的紅外熱像、局放、可見光圖像、聲音、環境溫度、濕度等狀態參量進行實時采集,實現對配電網設備狀態信息的綜合監測。
2022年6月16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組織員工應用無人機在滕州110千伏北辛變電站10千伏濱江Ⅰ線完成國內首次配網局放成像巡檢,成功鎖定導線對支柱絕緣子放電等缺陷。接下來,將加快系統算法研發,提升缺陷樣本識別能力,拓展自主巡檢應用場景,推進無人機配網巡檢規模化應用。
7月7日,國網洛陽市偃師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人員對110千伏偃商線進行無人機自動智能巡檢。通過三維建模、自主飛行和圖像智能識別等技術,結合通道可視化監控和大數據AI分析手段,分區分級,加強監控巡視密度,推動輸電線路巡視工作從傳統“人工巡檢”向“人機協同巡檢”轉變,實現對架空輸電線路可能存在風險隱患的實時預警。
7月8日,浙江首個AI無人機智能巡檢中心正式啟用,據悉,該平臺中心由飛控平臺、固定無人機槽以及移動車載無人機槽組成,可進行“定點巡檢”和“移動巡檢”。以往的無人機巡視采取單機單控的作業模式,人工翻閱照片標注隱患,兩名工作人員每天最多巡視15公里線路。現在通過智能巡檢中心全自主巡檢,每天就能完成50公里線路的巡檢任務,效率提升了3倍多。巡檢的航線還可實現定制化模式,對平時難以巡檢的區域也可實現精確全自主智能巡檢、全方位覆蓋。大大提高效率,自主巡檢的應用標志著架空線路巡檢正式進入“AI智能時代”。
目前,無人機應用于電力系統巡檢已經非常普遍,有效提升了電網管理質效。但在技術和管理上,還有很多上升空間,如一鍵智能巡檢、巡檢缺陷智能識別、作業實時監控等,如何實現輸電線路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巡檢,是無人機廣泛應用于電力市場的關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