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2年10月17-23日)通用機械領域發布了哪些重要政策?發生了哪些大事要聞?中通協展覽與傳媒中心在“一周要聞回顧”欄目中精選出一周的要聞,幫您快速瀏覽。
市場篇
01
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項目
在陜西榆林一次性開車成功
近日,由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的全球在建最大煤化工項目——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180萬噸/年乙二醇工程單系列一次性開車成功,順利產出聚酯級乙二醇產品。
據悉,180萬噸/年乙二醇工程歷時3年建設,于今年4月28日實現裝置中交,正式邁入投料試車階段。經過近6個月的開車準備,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了從儀表聯鎖調試到設備完整性檢查再到行業專家現場檢查評估等系列工作。目前,乙二醇裝置全系列運行平穩,各類參數正常,實現了全流程打通并順利產出聚酯級乙二醇產品。
02
中海油發現大氣田
儲量超500億立方米
中國海油19日晚發布消息,在海南島東南部海域瓊東南盆地再獲勘探重大突破,發現了我國首個深水深層大氣田——寶島21-1,探明地質儲量超過500億立方米,實現了松南-寶島凹陷半個多世紀來的最大突破,是加快深海深地探測取得的有力進展。
按照中國海油整體規劃,到2025年,我國南海鶯歌海、瓊東南、珠江口三個盆地總體探明天然氣儲量可達1萬億立方米,建成“萬億方大氣區”。通過已建成的亞洲最大“崖城-香港”的海底輸氣主管線,海底的優質清潔能源將直通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島,為區域建設和能源結構轉型提供堅強保障。
03
四川盆地頁巖氣再獲新發現
10月18日,據中國石化消息,中石化西南石油局在四川盆地部署的金石103HF探井獲高產穩產工業氣流,日產天然氣25.86萬立方米,評價落實地質資源量3878億立方米。
這是我國首次在寒武系筇竹寺組地層取得頁巖氣勘探的重大突破,開辟了頁巖氣規模增儲新陣地,對推動四川盆地頁巖氣勘探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04
LNG新船訂單激增
國內造船產業鏈火熱
當前全球集運市場量價連續回落,LNG(液化天然氣)航運卻一船難求,屢現“天價”租約。在大西洋盆地租用一艘LNG船,單日租金成本已躍升至40萬美元。與航運唇齒相依的上游造船業,新船訂單爆棚更是直接佐證了LNG貿易的高熱度。據多方了解,目前全球主流船廠的交船期已排到2027年,LNG運輸市場供不應求狀態預計持續較長時間。
今年以來,國內廠商在LNG船訂單數量、造船資質、零部件制造等多方面持續取得新突破。LNG船這一造船業的“明珠”在我國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努力下,慢慢磨礪出奪目的光芒。
05
巴斯夫將在湛江一體化基地建設新戊二醇裝置
巴斯夫10月11日宣布,計劃在中國的湛江一體化基地投資新建一座世界級規模的新戊二醇裝置,年產量達8萬噸。
據悉,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00億歐元,是德國企業在華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項目,于2019年11月啟動。9月6日首套裝置正式投產,一期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主要包括年產100萬噸乙烯及下游加工裝置。項目建成后,廣東湛江將成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
原標題:通用機械工業領域一周要聞回顧(2022年10月17-23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