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范圍內節能減碳浪潮的興起,航空業也踏上了節能減排之路。
航空運輸業的碳排放主要來自于飛機航空燃油燃燒,節能減排要從能源替代著手。目前,研究較廣且可行性較高的方案有電動化、氫能化、可持續航空燃料三種。
電動化方案
電動飛機是指依靠電動機驅動的飛機,其舍棄了傳統的內燃機,電力的來源較為豐富多樣,包括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超級電容器、無線能量傳輸和其他種類的電池。目前已經研制成功的可載人電動飛機主要包括太陽能飛機,
蓄電池電動飛機以及燃料電池飛機。
雖然電動飛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商業化落地卻依然十分遙遠。采用電動機驅動的飛機關鍵性能指標較低,電動力推進系統重量過大。能量利用率較低、電池等關鍵部件成本較高也是電動飛機發展的阻力。
氫能化方案
對于航空業而言,氫能的大規模推廣應用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利用卻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高壓氫氣和燃料電池的組合技術日漸成熟,未來有望在小型飛機上全面推廣;但飛機的特點和當前技術的局限決定了氫能難以在短時間內對航空燃油進行規模替代。
可持續航空燃料
航空業對于低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使得人們開始尋找更為清潔的燃料。生物航煤與傳統航煤的成分相近,采用了餐飲廢油、動植物油脂、農林廢棄物作為原材料,,雖然燃燒也會產生碳排放,但由于其原材料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除精煉環節的能耗外,不會額外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從而起到減少碳排放的效果。
歷經十余年的探索,不少航空發動機產品可以應用一定比例的可持續航空燃料,航空制造商正在試圖提高燃油中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混合比例。波音公司提出到2030年,讓所有飛機都能使用100%可持續航空燃料;普惠發動機方面也表示目前所有普惠發動機都可以在最高50%SAF與傳統航空煤油混合的情況下運行,普惠也在開展測試,提高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比例;空客方面則推出了三款氫能源商用飛機的視覺概念圖,稱這些飛機將在2035年推出并投入使用。
如此看來,氫能化方案成為了各大公司未來的主要發力點。除了技術上的突破,氫能化方案的成熟落地還需要包括儲存氫能、運輸氫能和生產氫能在內的全鏈條的合作。
近年來,氫能在商業化落地上取得了一定進展,氫能汽車的商業化進程加速。這給了航空領域氫能化方案的落地信心,而氫能在航空領域的運用或將引起行業變革,加速航空業的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