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鴻海精密)發布了2022年12月營收業績及非審計全年營收業績。數據顯示,2022年12月鴻海精密實現營收6293.4 億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1398.75億元),較上月環比增長14.2%,較去年同比下滑12.3%,為歷年同期第三高。
2022全年鴻海精密累計實現營收約6.62萬億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1.47萬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10.47%,再創業績新高!
富士康失去iphone 14 pro獨家代工資格
2022年第四季度,鴻海精密子公司鄭州富士康因受疫情影響營運,再加上后續返工時廠區出現動亂,導致蘋果iphone 14系列智能手機出現了全球范圍內的交貨延期狀況。要知道,鄭州富士康可是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生產基地,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在去年11月曾表示,全球90%的iPhone是由中國生產出去的。正常情況下,富士康的鄭州產業園大概承擔80%的iPhone 14系列的產能,且iPhone 14 pro的產能有超過85%在鄭州。
在蘋果去年發布iphone 14的4款款式中,14 Pro是最暢銷的系列,因此蘋果公司在四季度初就決定將14 Pro系列的兩款手機生產比重由初期計劃的50%提升至60%。但iPhone 14 Pro系列手機是由富士康獨家代工,碰巧鄭州富士康又在關鍵時刻遇上疫情影響了廠區的正常生產營運,導致蘋果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的利益受到一定影響。
為避免后續再次出現富士康產能衰退導致全球缺貨的狀況,據相關行業消息稱,蘋果已經決定取消富士康iPhone 14 Pro系列的獨家代工資格,并邀請立訊精密和富士康兩家代工廠共同代工相關機型。知情人士稱,自去年11月以來,立訊精密已經在其位于上海西北的昆山工廠生產少量iPhone 14 Pro Max,以彌補富士康的產量損失。
蘋果啟用雙代工模式,立訊精密獲益
在未來,除了富士康可以代工iphone系列手機外,蘋果預計還會與立訊精密簽署生產相關高端系列iphone機型的訂單??梢灶A見,富士康未來將不再會是蘋果手機的獨家代工廠商,立訊精密也將加入這一行列之中,但預計富士康仍然會占據大部分產能。
據相關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立訊精密已確定將加入iPhone 15 Pro Max生產行列。蘋果讓立訊精密成為iPhone 15 Pro Max組裝供應鏈行列之一,也符合蘋果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的舉措。
值得一提的是,立訊精密是由前富士康員工創立,立訊精密的創始人王春來先生曾是富士康在大陸的第一批員工。立訊精密多年來始終在努力擴大其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影響力,但此前從未贏得過高端iPhone機型的代工訂單。
富士康啟動iphone 15高端機型試產
按照慣例,蘋果公司將于今年秋天推出iPhone 15 / Pro系列新機,據臺媒近日消息稱,鴻海旗下深圳觀瀾廠已開始進入高端iPhone 15新機試產導入服務(NPI),為量產暖身,這表明了蘋果手機的代工仍需高度依賴鴻海,這也將為鴻海下半年業績注入強大動能。
據悉,NPI是蘋果新機量產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也是進入量產前的先期階段。每年第一季度蘋果通常會向代工廠發出新機產品試產訂單,也就是蘋果會向代工廠介紹今年新產品的計劃,然后代工廠要準備物料清單(BOM),建立適當的生產與測試機器,也必須建立質量監測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獲得NPI等同于與蘋果一同設計新款iPhone,為接下來量產奠定基礎。拿到NPI的代工廠即為iPhone第一供應商,沒有獲得NPI的廠商則是次要供應商。據悉,自iPhone問世以來,鴻海旗下富士康均有取得蘋果新機的NPI。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