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性城市使市政當局能夠平衡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和環境條件,不斷分析并采取行動。
城市是充滿活力的。雖然全球都在使用和考慮智慧城市,以幫助改善運營、服務提供和生活質量,但一些人認為還需要更多。具體來說,智慧城市規劃者和設計師必須開始按照適應性城市的思路思考。
讓我們把問題的范圍看清楚。許多城市已經面臨著交通、廢物管理、水、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只會變得更糟。目前,55%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區,預計到2050年將有68%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區。在美國,這一數字已經達到83%,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89%。
長期以來,智慧城市一直被視為解決市政當局日常面臨的許多挑戰的一種方式。這樣的城市收集了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通過邊緣設備收集和分析。但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說法,“未來的城市還需要邁出關鍵的一步。它需要成為一個有適應能力的城市,能夠動態地應對持續的變化和破壞。”
它進一步指出,近年來的事態發展和事件表明,事情的破壞性有多大。在新技術方面,論壇指出了3D打印、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數字雙胞胎等。在破壞性方面,有大流行、極端天氣事件等。
進入適應性城市
論壇指出,“智慧城市概念在穩態條件下運行良好,但在一個不斷被顛覆的世界中,對城市的一個關鍵要求是能夠應對變化,并在其運營模式的數字和物理方面具有內在的敏捷性。如果城市的物理基礎設施仍然脆弱,數字生態系統的靈活性就毫無意義。”
這就是適應性城市的作用所在。他們必須平衡所有的政治、經濟、社會、技術、法律和環境條件,不斷分析并采取行動。
凸顯智慧城市和適應性城市之間細微差別的一個領域是停車。智能停車的許多應用程序通過分布式傳感器與尋找停車位的司機共享可用的空位。這些應用程序旨在減少司機無休止地繞著街區找停車位造成的擁堵。
在某些情況下,市政當局通過組合多種技術將該方法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其中一個例子是斯圖加特機場的一個試點項目,該項目將智能基礎設施、數字停車場運營平臺和自動駕駛汽車結合成自動代客泊車服務。
這些項目和舉措具有創新性。但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指出,未來可能實施的更有活力的體系將帶來更大的效益。一個例子是動態路邊管理解決方案,它使城市規劃者能夠在路邊順暢交通和交付。這樣的解決方案可以把兩個小時的停車位變成三分鐘的裝車區,而通常是在送貨的時候。事實上,一些美國城市正在研究這樣的版本,他們提供動態定價的配送區域,根據一天中的時間和其他因素提供費率和可用性。這樣的服務可以主動地按分鐘進行管理。
一般來說,動態路邊管理解決方案與幫助人們停車的智能應用程序完全不同。后者節省了居民的時間,減少了交通擁堵,而且很可能有助于城市減少汽車在街區內行駛時產生的碳排放。前者做了類似的事情,但也幫助送貨服務將貨物送到商家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寶貴的房地產(路邊停車場),并為城市帶來額外的收入。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