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9日,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牽頭的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在發布會現場,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路耀華宣讀《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決定》,與會領導和嘉賓向榮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提名獎的企業及項目進行頒獎。
本屆中國工業大獎共授予19家企業、19個項目為“中國工業大獎”,授予26家企業、22個項目為“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授予17家企業、20個項目為“中國工業大獎提名獎”。
智能制造網了解到,“中國工業大獎”2004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每兩年評選、表彰一次。是中國工業領域的最高獎項,是我國工業領域“奧斯卡”代表。旨在表彰勇擔強國重任,不忘初心使命,堅持自立自強,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中作出突出成績和貢獻的企業和項目,引領我國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中國工業大獎展現著我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方向,通過本屆中國工業大獎榜單可以看出,涵蓋領域非常廣泛,包含鋼鐵石化、汽車制造、紡織服裝、生物醫藥等諸多重點領域。項目創新實力強,獲獎企業和項目重點圍繞著“強國使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等方面。
從本屆獲獎企業看出,兗礦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實力派企業均在內,彰顯中國制造強企風采。
從本屆獲獎項目看出,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工程、中國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系統、精密銅管低碳智能制造技術及裝備研究、新型潛水器控制系統研制及應用等高科技代表項目均在內,凸顯中國制造硬核實力。
3月1日,在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制造大國、網絡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如今,我國工業體系更加健全,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
2023年以來,隨著市場主體活力、居民消費潛力和產業升級動力有效釋放,我國工業經濟穩步回升,工業運行數據向好。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
中國工業大獎
(共38個,企業19家,項目19個)(排名不分先后)
一、企 業
兗礦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寶鈦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
江蘇恒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冠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臺塑工業(寧波)有限公司
二、項 目
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資源枯竭型礦區轉型發展創新技術與模式示范項目
新譽集團有限公司:軌道交通綠色驅動整體解決方案與智能化控制系統應用示范項目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取向硅鋼研發制造與應用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工程
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面向生物安全的高端裝備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及應用創新示范項目
山東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重大基建工程用高性能土工復合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示范項目
山東國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用介質材料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首次行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系統
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航空萬噸級鋁合金板張力拉伸裝備
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鋼鐵產業綠色低碳全鏈賦能鄉村振興項目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低碳綠色循環集成創新
上海旺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低碳節能及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精密銅管低碳智能制造技術及裝備研究
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興裝強軍,走向深藍—我國首型艦載機殲-15飛機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機有限公司:12X92DF全球最大功率低壓雙燃料發動機
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軟控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科技大學、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橡膠輪胎全產業鏈關鍵技術攻關與應用示范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新型潛水器控制系統研制及應用
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獲獎完整名單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