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統ERP成為企業信息化重要手段
眾所周知,在企業內部管理過程中,ERP(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作為一種應用最廣泛的信息化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ERP由美國IT研究機構Gartner公司于1990年提出,發展至今已有30多年。
企業在實施ERP之前,其業務數據都是通過手工記錄、手工處理,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錯。ERP體現了現代企業的管理思想與方法,將企業擁有的人力、資金、材料、設備和技術等各種資源進行優化平衡,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企業現有的資源。ERP實現了企業資源數據的共享、業務流程的信息化、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企業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
2
數字化時代,ERP依然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
隨著SaaS的發展和興起,這幾年來“ERP已死”的論調不絕于耳。該如何升級轉型是傳統ERP廠商一直面臨的問題。
事實上,盡管 ERP市場早就被認為已經老化,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ERP市場總體發展勢頭良好,市場潛力猶在。在信創產業政策的催化下,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ERP迎來了新的增長空間。其中,大型央國企國產ERP的加速滲透,給我國本土ERP廠商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有分析指出,當前我國高端ERP 整體國產化率較低,SAP、Oracle 等跨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0%。華為看好的,恐怕也就是這部分市場的國產化替代。
在高端制造業領域,由于制造業業務場景和管理模式的復雜性,我國本土ERP廠商很難深入其中,產品和解決方案往往不盡如人意。而華為本身擁有最復雜的業務場景和管理模式,基于這樣的業務場景和管理模式打造的MetaERP,相比之下可能更懂制造業,更貼合制造企業的應用需求。
目前,MetaERP已經覆蓋了華為集團、銷服類、制造類等幾類公司,覆蓋了100%的業務場景和80%的業務量,經歷了月結、季結和年結的考驗,年報及時準確發布的同時,實現了零故障、零延時、零調賬。
MetaERP、MetaPDM是華為對外輸出的IT服務平臺的典型代表,在其對外輸出的過程中,未來有望引入兩類經驗豐富的合作伙伴,包括ERP產品廠商及ERP實施咨詢專家,相關公司望受益。
3
國內外ERP廠商紛紛推出新一代ERP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傳統ERP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新形式的發展。新一代ERP需要充分順應業務組件化、靈活集成的企業級IT應用架構,以強大技術平臺作為底座,圍繞平臺化、云原生、智能化、流程自動化等特性,面向用戶業務操作、實現實時數據驅動,將應用從企業內部擴展至企業外部、產業鏈乃至社會。
實際上,MetaERP只是中國ERP企業追尋全面國產化的一個代表。近十年中國企業呈現快速發展的狀態,越來越多關于中國企業在管理中的需求被提出來,也間接影響著ERP軟件市場的發展趨勢。
從國內ERP廠商來看:2020年,用友推出基于新一代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BIP商業創新平臺;而金蝶順應了Gartner提出的EBC概念,在2019年宣布企業信息化進入后ERP時代,即EBC時代;浪潮則聯合IDC定義了新一代企業級應用,以ERP業務流程數據為核心貫穿,通過將智能產線的數字化系統和以往系統進行融合,推出一個基于全棧云的云ERP體系;鼎捷軟件聯合華為云發布面向制造業的智能制造融合解決方案,將傳統ERP應用融入更為豐富的智能制造應用場景。
從國外ERP廠商來看:SAP將S/4HANA的戰略描述為“智能系統”,并在SuccessFactors中融入機器學習功能,用于幫助檢測和消除人才周期管理的偏差。2020年Oracle Fusion ERP的最新規劃中,進一步明確將大量采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新技術,以幫助客戶實現無人自動化業務運作、不間斷實時監控、預測性計劃、內置的聊天
機器人和數字助手。
目前,體現了現代先進企業管理思想與方法的ERP,還存在很大的市場需求。但在新興的數字化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的ERP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更好的與其他系統進行集成和融合,跟上整個時代的發展,為廣大企業帶來更多的效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