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3年5月22-28日)通用機械領域發布了哪些重要政策?發生了哪些大事要聞?
政策篇
01
十部門:開展專項行動提升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力
5月26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等十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健全成果項目庫和企業需求庫,推動一批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業落地轉化,促進中小企業產出更多高質量科技成果,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專項行動明確,圍繞中小企業核心技術能力提升,聚焦科技成果有效推廣應用,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企業集聚,加強產業政策、科技政策、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的統籌和協同,促進產學研、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02
九部門:不斷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
5月25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中小企業質量標準品牌意識顯著增強,綜合效能不斷提高,質量標準品牌對中小企業生存發展貢獻持續加大,其中明確新增相關領域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1000家以上,形成中小企業質量標準品牌優秀標桿300個。
專項行動旨在通過質量提升、標準引領、品牌建設,不斷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提出一系列目標,包括到2025年新增貫徹實施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中小企業10000家以上,新增參與標準制定等標準化工作的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等。
市場篇
01
我國最大CCUS全產業鏈基地開建
5月19日,總投資102億元的寧夏30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示范項目在寧東基地全面開工建設。該項目在全球首次實現現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氣田開采之間的綠色減碳合作,建成后將成為中國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
據了解,該項目包括30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工程、300萬噸/年二氧化碳長輸管道、250萬噸/年二氧化碳驅強化采油工程和5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捉和儲存工程。其中,“十四五”期間分兩期建成100萬噸/年CCUS,建成130千米碳源管道。一期項目2023年5月開工,計劃2024年建成投運。“十五五”期間建成300萬噸/年規模,覆蓋地質儲量1.7億噸。項目達產后可累計注入二氧化碳7450萬噸,累計增油1700萬噸以上。
02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開工
5月19日,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開工儀式在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舉行。標志著中國海油與殼牌集團以及廣東省的深化合作又邁出了實質性關鍵一步。
中海殼牌三期項目包括16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及下游等共18套化工生產裝置、公用工程及配套設施。擬建設的乙烯裂解裝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裂解裝置之一,項目還將建設世界級規模的聚烯烴裝置和高端聚醚多元醇裝置,并在亞洲及國內首次引進生產α-烯烴、合成醇和合成潤滑油基礎油的新技術。
03
中核集團田灣核電7號機組穹頂球帶成功吊裝
位于江蘇連云港的田灣核電站是全球在建加在運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5月19日,田灣核電站7號機組穹頂球帶成功吊裝,標志著該機組從土建施工高峰全面轉入安裝階段。
田灣核電站7號機組穹頂吊裝分為球帶和球冠兩個部分。此次吊裝的球帶為環帶型結構,上口直徑36.522米,下口直徑44米,高度12.269米,球帶內分布著不同規格的安裝設備,包括16臺穹頂非能動熱交換器、44件貫穿件、4臺氫氣復合器等設備。
04
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全線動工建設
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獲悉,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標志性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5月23日全線動工建設。平陸運河連通西江航運干線與北部灣海域,建成后將在我國西南地區開辟一條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聯運大通道。
平陸運河起點位于廣西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134.2公里,設計年單向通過能力為8900萬噸。工程主要包括航道、航運樞紐、水利設施改造以及沿線跨河配套工程建設,工程總概算約727億元。
國際篇
01
歐盟國家將最終確定42.5%的可再生能源目標
據5月16日報道,根據法案的最終版本顯示,歐盟國家將最終確定一個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到2030年使歐盟42.5%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歐盟及其成員國正在努力推動經濟脫碳,以應對氣候變化,并通過發展歐洲綠色產業來加強供應安全,以避免對任何一個國家的能源依賴。
歐盟各國外交官將于周三對最終法案進行審查,該法案確認了3月底與歐洲議會達成的一項政治協議。最終文本仍需得到歐盟國家和歐洲議會的正式批準——這一步驟通常是一種不做任何修改就批準協議的形式。
歐盟現有的目標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32%。新法案設定了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新目標,即42.5%,并表示成員國應以45%為目標。
02
法國加快部署重振核電
近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加速核能發展法案》,完成了重振核電的重要立法工作。根據這一法案,法國將取消2015年設定的“到2035年法國核電占比不超過50%的上限”,并簡化行政手續促進新反應堆的建設。
法國積極推動核能發展,日前還召集比利時、保加利亞等14個歐洲國家在巴黎舉行會議,為歐洲核能發展擬定路線圖,預計到2050年歐盟核電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100吉瓦提高至150吉瓦。法國能源轉型部發布的新聞公報稱,本次會議發出明確信號,即重視核電在歐洲能源戰略中的重要性,這既是為了加強歐洲的能源主權,也是為了加速去碳化和實現氣候目標。
03
沙特NEOM世界上最大的綠氫工廠已完成融資
正在沙特阿拉伯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綠氫工廠的NEOM Green Hydrogen Company(NGHC)周一表示,該公司已完成世界上最大綠氫生產設施的財務收尾工作,該設施將需要84億美元的總投資。
NGHC周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項目總價值84億美元,由23家地方、地區和國際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61億美元的無追索權融資。
NGHC是ACWA Power、Air Products和NEOM的一家平等合資企業。該公司計劃在2026年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綠色氫氣工廠,大規模生產綠色氨。該工廠目前正在沙特阿拉伯NEOM地區的Oxagon建造,NEOM是沙特計劃中的智能城市。
(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