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乾運高科成立于2003年,公司主要產品為鋰電池正極材料及大型動力/儲能用鋰電池,目前公司擁有完整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制造體系,以錳酸鋰、三元材料為切入點,能夠為客戶提供型號多樣、規格豐富的各種鋰電正極材料產品,并針對不同產品的性能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在2019年,乾運高科就擁有了15000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能力。
據了解,今年3月5日,乾運高科與響水經濟開發區簽訂項目投資協議書。除了該項目,乾運高科還在包頭建有10萬噸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項目,由子公司內蒙古乾運高負責實施 。
包頭項目總投資50億元,分兩期建設,已經在2022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12月底完成主體結構,2023年1月設備開始進廠安裝,2023年6月建成投產。二期項目預計2025年12月建成投產。
磷酸錳鐵鋰是一種新型的磷酸鹽正極材料,通過在磷酸鐵鋰基礎上引入錳元素,從而獲得更高的綜合充放電電壓,相比磷酸鐵鋰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好的低溫特性以及低成本優勢;相比三元材料有著高安全性和壽命長的優點。
由于磷酸錳鐵鋰綜合性能優勢極為突出,且彌補了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的短板,被視為走向固態電池的可行性極強的過渡方案,甚至被認為是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的替代者。
與此同時,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低成本長壽命錳基儲能鋰離子電池”被列為“儲能與智能電網技術”重點專項項目。
在此情況下,2023年磷酸錳鐵鋰電池產業化開始“快進”。電池企業、材料企業布局、生產持續提速。
電池企業端,5月19日,國軒高科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全新磷酸錳鐵鋰體系L600啟晨電芯及電池包。啟晨L600 LMFP電芯實現了Wh/kg的質量能量密度,支持新能源汽車續航1000公里。
5月16日,捷威動力在CIBF2023上展示了磷酸錳鐵鋰電池,電池能量密度在200-250Wh/kg,-30℃放電容量大于80%,高溫循環>1500周。
1月28日,寧德時代4.13億全資持股磷酸錳鐵鋰材料企業力泰鋰能。力泰鋰能現有年產2000噸磷酸錳鐵鋰生產線,并計劃新建年產3000噸磷酸錳鐵鋰產線。
1月12日,星恒電源發布了單晶錳酸鋰+磷酸錳鐵鋰“黃金雙核”材料技術;3月試水儲能領域,攜手紐曼推出高性能磷酸錳鐵鋰戶外移動電源。
2022年8月,中創新航首發第二代OS高錳鐵鋰電池,磷酸鹽系電池包的能量密度達到了180Wh/kg。今年4月23日,中創新航江門基地一期項目OS產品下線。
2022年9月,孚能科技在戰略及新品發布會上表示,計劃在2023年推出第一代磷酸錳鐵鋰產品。
億緯鋰能已經完成了磷酸錳鐵鋰電池的布局。
瑞浦蘭鈞曾表示,2023-2024年,公司的磷酸錳鐵鋰能量密度將做到500Wh/L,支持純電車型800公里續航。
材料企業端,4月24日,湖南裕能公告,擬通過全資子公司云南裕能投資建設云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在一期項目磷酸鐵和噸磷酸鐵鋰生產線的基礎上新增了磷酸錳鐵鋰生產線,項目總投資約80億元。
3月3日,德方納米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年產11萬噸磷酸錳鐵鋰材料項目已經投產,目前正在進行產能爬坡。該項目是目前全國已投產最大單體產能的磷酸錳鐵鋰材料項目。另外,德方納米透露,33萬噸磷酸錳鐵鋰項目目前正在做前期準備工作。
1月13日,當升科技公告,公司審議通過攀枝花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投資議案,規劃建成年產30萬噸磷酸(錳)鐵鋰產能。其中首期項目計劃建成年產12萬噸磷酸(錳)鐵鋰生產線及配套設施,總投資為26.03億元。
1月9日,珩創納米年產5000噸磷酸錳鐵鋰生產線在江蘇鹽城正式投產,總投資3億元。
2022年7月,容百科技發布了四款磷酸錳鐵鋰新產品,其磷酸錳鐵鋰材料混合比例從5%-95%不等,能量密度可達210Wh/kg-270Wh/kg。同月,容百科技還收購了斯科蘭德,斯科蘭德目前已有磷酸錳鐵鋰6200噸/年的產能,同時計劃2023年中旬擴建至11000噸/年。
磷酸錳鐵鋰雖然優勢顯著,但存在
電導率低+電壓不穩定+錳溶出等難題等待攻破,導致材料性能和成本難以兼顧。
分析認為,未來隨著碳包覆、離子摻雜、納米化等技術改性方案的推出和應用,磷酸錳鐵鋰電池的應用市場將得到推廣,預計兩到三年內富鋰錳動力電池將會成為動力電池的主流產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