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加碼船舶市場,這次是參股。
接手蕪湖造船廠
據報道,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簡稱“蕪湖造船廠”)已于7月5日發生了工商變更,奇瑞控股退出股東序列,寧德時代旗下的問鼎投資、青島五道口等七家企業成為新股東。
七家新股東共同完成了對奇瑞控股的持股替代。股權變動后,蕪湖市國資委成為實際控股方,而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則通過個人控股公司持有蕪湖造船廠約17%股權。
如下圖所示,尹同躍持股87.5270%的蕪湖瑞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蕪湖造船廠的第三大股東;寧德時代100%持股的問鼎投資,已經是蕪湖造船廠的第九大股東。
資料顯示,蕪湖造船廠前身是1900年創辦的福記恒機器廠,有著123年的建廠歷史,曾制造出中國第一艘木制魚雷快艇、中國第一艘海洋綜合調查船、中國第一艘2600P海洋石油平臺三用工作船。
蕪湖造船廠目前的主營業務涉及液貨船、散貨船、多用途船、海工船、特種船等民用船舶系列,以及有色金屬鑄造等非船產品。同時,蕪湖造船廠也是海軍海洋綜合調查船以及其它軍輔船的重要生產基地。
船舶電動化未來可期
船舶市場的電動化市場,是非常大的一塊蛋糕。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機動船只總數量為12.57萬艘,2018年內湖船舶凈重噸位1.95億噸。而2018年我國電動船舶鋰電池市場總產值為0.44億。即2018年我國船舶電動化比例為0.016%,市場份額非常小。
隨著我國動力電池的發展取得長足進步,2019年起,我國船舶電動化按下了“快捷鍵”。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電動船舶鋰電化滲透率達到0.035%,較2018年增長一倍有余。
2022年,英國造船和海運分析機構克拉克森數據顯示,替代燃料船舶首次在新船訂單中占據一半以上的份額,達到新船訂單總量的60%左右。即新能源船舶在新船訂單中占據60%的份額。
今年1-5月,國內船企承接新船訂單26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9.5%。
新能源船舶滲透率飛速攀升,有外因也有內因:
政策推動是一個重要原因。2021年7月,歐盟委員會提議將航運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ETS),以減少停靠歐盟港口的船舶的溫室氣體排放(目前該提議已通過)。
該提議要求,到2024年停靠在歐盟港口并在歐盟境內航行的船舶要為每噸二氧化碳排放付費90歐元(2024年只付費碳排放總額的40%,到2026年需要付費碳排放總額的100%)。按照該協議,一艘每年排放約16000噸二氧化碳散貨船的運營成本到2026年將增加130萬歐元。這個政策相當于向船舶收“碳排放稅”,迫使航運公司向新能源轉型。
除了政策推動外,船舶行業本身也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替換周期,因為很多船的年齡太大了。2022年,全球總噸規模大于100噸的船舶平均船齡為22.7年,為歷史新高。
在船舶行業,一般海運船舶“退休”的年齡在25歲,考慮到新船交付時間為1-2年,今年就是新一輪造船周期的起點。
寧德時代的船舶電動化布局
寧德時代的電動船舶布局始于2019年1月。當時,寧德時代與與中國船級社(CCS)武漢規范研究所在福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寧德時代進入船舶領域。
2019年6月,長江流域第一艘純電動公務船——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海巡12909”號搭載的正是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容量為680KWh,最大航速21km/h。
2020年4月,寧德時代成為國內首家通過中國船級社最新檢測指南《純電池動力船舶檢驗指南》認可和檢驗的動力電池企業。
2020年9月中旬,搭載寧德時代3000kWh超高容量電池系統,擁有486客位的珠江游純電動游船主船體與上建合攏。
2021年8月,由江蘇省鎮江船廠為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國第一艘120標箱純電動內河集裝箱船“江遠百合”號順利下水,該船續航力達220公里,采用純電池驅動,設計為“即插即拔”換電模式,單次換電僅需20分鐘。該船磷酸鐵鋰電池也是由寧德時代提供。
2022年4月,全球最大純電動游輪“長江三峽1”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游輪電芯供應商為寧德時代,電池總容量約7500kWh,相當于125輛特斯拉model3汽車的電池容量總和……
截至目前,寧德時代的船用產品在長江、珠江、閩江、喀納斯湖及沿海地區實現了多船型、多場景應用,部署在國內各水域約200艘船上。
寧德時代接手的蕪湖造船廠也正在進行著電動化船舶的制造,與寧德時代的電動船舶業務方向一致:
2021年,蕪湖造船廠交付了全球首艘22000噸電池混合動力化學品船“Prospero”號,在2022年又交付了同型船“Pacifico”號。該型船采用LNG+燃油雙燃料推進,同時匹配電力驅動,正常航行時無需啟動柴油發電機,僅靠主機驅動軸帶發電機確保航行設備連續供電,實現船舶航行節能環保。
今年3月,蕪湖造船廠交付了首艘21500噸油船“ATLANTIC NARVAL”號,這是安徽省建造的最大噸級瀝青船。船上配備了雙燃料發動機,可采用LNG/LBG動力推進,配有動力電池。
同樣是今年3月,蕪湖造船廠承接了奇瑞汽車3艘7000車位LNG雙燃料動力汽車運輸船訂單,預計將在2023年開工建造。
有數據顯示,在目前蕪湖造船廠的手持訂單中,有8艘為電池混合動力船舶,預計將在2023年至2025年間陸續交付。
寧德時代與蕪湖造船廠,可謂強強聯合。
總結
寧德時代入股蕪湖造船廠,引發市場對船舶電動化市場的關注。實際上,除了寧德時代,當前已經有億緯鋰能、合肥國軒、瑞浦能源、欣旺達、鵬輝電源、贛鋒鋰電、星盈科技等超30家鋰電池企業獲得CCS的檢測認證,拿到了進軍電動船舶領域的“入場券”。
電動船舶領域正在升溫。
值得一提的是,應用于船舶的動力電池,安全性仍是最大考量,磷酸鐵鋰電池是首選!
原標題:寧德時代接手,奇瑞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