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瓜果飄香,正是豐收的季節,馬鈴薯也應季成熟了。在艱苦年代,馬鈴薯一直是人們解決溫飽問題的救命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馬鈴薯的主食地位逐漸淡化,不過其作為零食原輔料的地位逐漸突出。
說到馬鈴薯就不得不提山西,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土壤等先天優勢,使山西成為全國馬鈴薯主產省和優勢產區。馬鈴薯在山西的栽培歷史已有400多年,成為山西重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也是山西省著力培育的優勢產業。在山西涌現出一大批依靠馬鈴薯成功脫貧的典型案,例如,“土豆先——嵐縣、婁煩縣,“土豆鄉(村)”——沁源縣魚兒泉村、廣靈縣望狐鄉、劉莊村等。
為做大做強做優馬鈴薯產業,2021年山西省政府及農業農村廳先后出臺了《山西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及《2021年馬鈴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山西省政府又牽頭出臺了《山西省“土豆革命”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指出,到2025年,培育和篩選20個新品種,推廣一批新技術,建設30萬畝現代加工型馬鈴薯種植基地,形成機制靈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馬鈴薯產供銷機制,將馬鈴薯打造成特色農業的主導產業和鄉村振興的支撐產業,推動山西邁入全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第一方陣。
《方案》指出了品種創新行動、技術革命行動、加工升級行動、品牌打造行動、經營主體培育行動五大重點任務。其中,在加工升級行動方面,要求強化精深加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發機制,支持馬鈴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大科研力度,豐富精深加工產品;要求豐富食品加工,鼓勵食品企業創新,開發易攜帶、方便食用、口味多樣的馬鈴薯小食品,推動使用馬鈴薯粉制作主食等。
據了解,山西省已經建成加工型馬鈴薯種植基地10萬畝,該基地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此外,該基地還引入了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配建了精深加工、預制菜項目,貫通了產加銷,實現了從種植到加工的全產業鏈布局。
加工型馬鈴薯主要是指用來加工土豆淀粉、油炸薯片、油炸薯條等的馬鈴薯品種。據介紹,目前山西全省種薯供應量僅能滿足40%,尚有60%的缺口需要從外省保供,加工型馬鈴薯的發展前景廣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