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省食品流通協會提出的《預制菜 煲仔飯》團體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為保證團體標準的科學性、實用性及可操作性,現公開征求意見。
近兩年來,隨著鎖鮮技術、冷鏈物流的發展,加上生活節奏加快,預制菜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都在積極布局預制菜。到目前為止,國內預制菜已經超過千億規模,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破萬億。在預制菜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例如煲仔飯等走上工業化道路,開始以預制菜的形式出現在消費者視野之中。
說到預制煲仔飯,不少消費者可能不熟悉,但是說到自熱煲仔飯大家可能早有耳聞,各類自熱系列的煲仔飯其實就是預制煲仔飯。熟悉傳統煲仔飯的消費者就知道,這類自熱煲仔飯跟地道的煲仔飯相比,無論是從口味、配料,香氣、鍋巴風味等均相距甚遠。因此,制定相應標準保證產品質量,指導企業生產制定,推動預制煲仔飯健康發展,就顯得至關重要。
《預制菜 煲仔飯》團體標準由廣東省食品流通協會提出并歸口,由中廚食品(深圳)集團有限公司、廣州中廚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廣東開放大學等29個單位起草。該標準規定了預制煲仔飯的術語和定義、原料要求、技術要求、生產加工過程衛生要求、試驗方法、 檢驗規則、標識、包裝、運輸、貯存、召回等要求。本文件僅適用于在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同時流通的預制煲仔飯生產、經營、 檢測、標簽以及其他有關領域。
根據意見稿,煲仔飯指的是根據煲仔飯的工藝要求,對煲仔飯的料菜進行不同口味的搭配,預制和組合,并提供適宜的加工指引和/或器皿的未經熟制的非即食預包裝煲仔飯。
在技術要求方面,該標準規定了預制煲仔飯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凈含量。在生產組裝過程衛生和管理規范要求方面,該標準規定,產品生產過程衛生應符合GB 14881的規定,生產組裝企業需對產品原輔料做好生產記錄及索證索票,產品來源清晰可追溯。(其他詳細內容見下文附件)
據了解,上述標準的意見反饋時間截止2023年8月31日,請在此之前將意見反饋至廣東省食品流通協會標準化專委會處,意見接收郵箱:gdfcastandard@126.com。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