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太陽能光伏行業景氣度高漲,國內光伏企業也迎來一波上市熱潮。
而今,全球硅料“四大天王”之一的新特能源,其回歸A股市場IPO進程即將迎來上會的時刻。
下周二IPO迎大考
據上交所上市委9月12日消息,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特能源”)上交所主板IPO首發定于9月19日上會。
招股書顯示,本次IPO,新特能源擬發行A股普通股股票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88億元,用于年產20萬噸高端電子級多晶硅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項目。
后續如順利完成IPO上市,該公司也將成為國內又一家“A+H”兩地上市的光伏企業。
據其測算,本次募投的20萬噸多晶硅項目達產后,若以7萬元/噸的銷售價格計算,預計可實現年均稅后利潤約28億元;若以10萬元/噸的銷售價格計算,預計可實現年均稅后利潤超70億元。
業績炸裂 去年爆賺超100億
資料顯示,新特能源成立于2008年,主營高純多晶硅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風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是特變電工的控股子公司。該公司于2015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母公司特變電工合計持股比例約為64.51%。
在業績方面,在2020-2022年,受益于多晶硅產品量價齊升,該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41.82億元、225.23億元和375.41億元,逐年快速遞增;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35億元、49.55億元和133.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7.6%、680.3%和170.3%,業績大幅增長。
同時,該公司2022年的凈利潤規模,也是自公司成立以來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創歷史最高紀錄。
2023年上半年,受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的影響,新特能源實現歸母凈利潤47.59億元,同比下降15.28%;同期營收為175.87億元,同比增長19.51%。
在毛利率方面,該公司2022年多晶硅業務毛利潤為180.66億元,同比增長166%,毛利率高達70%。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毛利潤80.32億元,同比下降3.28%;綜合毛利率為46.2%,較上年同期下降11%。
在產銷方面,2022年,該公司多晶硅產量和銷售量分別為12.59萬噸和10.67萬噸。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多晶硅產量7.61萬噸,實現銷量為8.6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4.7%及80.5%。
在產能利用率方面,2020-2022年,該公司多晶硅產能利用率分別為 107.75%、118.42%和 90.70%,均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在產能規劃方面,該公司預計今年全年多晶硅產量在23萬噸~24萬噸;另外,準東20萬噸多晶硅項目一期10萬噸項目預計將于今年底前實現投產。
在客戶方面,目前該公司的主要客戶以硅片頭部企業為主,其中包括隆基、晶科、晶澳、中環、高景等知名企業。
硅料“四大天王”誰主沉浮?
眾所周知的是,作為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商和光伏項目開發商,新特能源與通威、大全、協鑫并稱為硅料“四大天王”。截至2022年末,新特能源多晶硅產能達到20萬噸/年,位居全球前三。
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達到78.42GW,再創同期歷史新高;預計全年裝機量有望達到140GW,也將正式宣告光伏“百吉瓦時代”的到來。
而在多晶硅銷量方面,2023年1-6月,多晶硅“四大天王”的銷量達到43萬噸。其中,通威股份銷量為17.77萬噸,協鑫科技為8.96萬噸,新特能源為8.61萬噸,大全能源為7.68萬噸。
從硅料“四大天王”的產能規劃來看, 硅料龍頭們都在進一步擴大硅料規模。
目前,通威股份產能遙遙領先,截至2023年6月底,其多晶硅年產能超過30萬噸。隨著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進入試運行即將投產,到今年年底該公司多晶硅年產能將超過42萬噸。
而排名第二位的協鑫科技全面押注顆粒硅,目前顆粒硅已運營及在建項目總產能達40萬噸。緊隨其后的新特能源,預計今年底的產能有望達到32萬噸。排名第四的大全能源,預計今年底的產能達到30.5萬噸。
此外,緊隨“四大天王”的另一老牌硅料龍頭東方希望,預計今年底的產能達到25.5萬噸。
整體而言,在硅料價格整體走低之際,硅料企業不斷加碼擴產,產能過剩的風險猶存。而除老玩家以外,一批新玩家正快馬加鞭入場布局。可以預見,未來多晶硅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文/光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