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先行地,廣東省近年來發展成效顯著,比如率先出臺產業扶持政策,組建全國唯一的顯示領域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并創建了全國首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成立全國唯一的超高清視頻產業投資基金。另外,該省積極推動TCL華星t7和t9、惠州TCL模組整機一體化等一批重大項目量產達產,初步形成覆蓋視頻采集、視頻制作、網絡傳輸、終端呈現、行業應用的全產業鏈。
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理事長曹健林稱,“中國生產了全球約70%的顯示產品,而這70%又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目前,廣東已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超高清視頻產業基地。截至2022年,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其中廣東超高清視頻產業營收6063.5億元,位居全國第一,約占全國的1/5,產業規模領跑全國。
超高清視頻顯示、軟件與信息服務、智能網聯汽車等快速增長,也已成為深圳全市新產業增加值增長的主要動力,合計拉動全市戰新產業增長8.3個百分點,為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近年來,深圳市依托雄厚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并為超高清視頻產業的發展規劃布局,在顯示產業領域發展迅速。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
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是圍繞超高清視頻的采集、制作、傳輸等相關環節的經濟活動,是引領信息消費升級、驅動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支柱性產業之一。為促進產業發展,加快打造優質產業集群,深圳日前出臺《深圳市培育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把握全球超高清視頻顯示發展趨勢,鞏固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優勢地位,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構筑深圳市新興產業發展新優勢。
為加快培育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夯實市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發展的基本盤,推動市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能級躍升,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又研究編制了《深圳市關于推動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并于近日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在2023年11月30日前截止。
《若干措施》共分為五部分(包括適用機構和重點支持領域、推動產業能級躍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完善產業生態布局),包含十五條措施,諸如加強核心環節突破、支持落地重大項目、強化產業配套能力、支持前沿技術創新、鼓勵新型產品供給、支持優質內容生產、推動行業應用示范、建設重大創新平臺、加強海外市場開拓以及引導金融機構服務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等。
《若干措施》重點支持
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TFT-LCD)、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次毫米/微米發光二極管(Mini/Micro-LED)、量子點發光二極管(QLED)、印刷顯示、近眼顯示、激光顯示、超薄化透明顯示、柔性顯示、3D顯示等領域工藝、材料、設備、零部件及產品的研發、制造、應用等環節,超高清視頻顯示內容采集、內容制作、網絡傳輸、平臺服務、標準研制、行業應用等領域產品及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與應用。
在加強核心環節突破方面,針對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短板,圍繞8K攝錄設備、CMOS圖像傳感器、超高清SoC芯片、光刻膠、柔性顯示基膜、噴墨打印設備、巨量轉移設備等產業核心領域和重要環節,支持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給予最高不超過5000萬元資助。
在支持前沿技術創新方面,支持開展Mini/Micro LED、柔性OLED、印刷OLED、QLED、Fast LCD、激光顯示、近眼顯示、3D顯示等新一代顯示技術和低溫多晶氧化物技術(LTPO)、屏下攝像頭技術、柔性折疊技術、8K芯片、8K智能處理系統、數字孿生、AI內容生成、多維視頻編解碼、超高清傳輸接口等前沿技術探索,對開展前瞻性技術研究的企業或科研機構,給予不超過相關領域研發投入的10%且最高1000萬元的資助。
超高清視頻不僅是數字技術代際演進的前進方向,同時還深刻影響人們生產生活各種方式,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未來,深圳市將加速超高清視頻與5G、AI技術融合創新,加強核心環節突破、強化自主標準引領、鼓勵行業應用示范、完善產業生態布局,進一步補齊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鏈薄弱環節,加快打造優質產業集群,推動深圳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