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第21屆中國國際海事技術學術會議和展覽會期間,由中國船舶集團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主辦、中國船舶集團標準化研究中心承辦的智能航運技術與標準國際研討會在滬舉行。
日本郵船株式會社MTI技術研究所所長鈴木英樹在研討會開幕致辭中表示,智能航運的發展需要更為開放和緊密的國際合作,MTI與中船綜合院將加強交流,在智能航運技術和標準化領域加強合作。
中船綜合院聯合國內相關單位以及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比利時、丹麥等國家專家主導研制的網絡安全領域國際標準ISO 23799《船舶與海洋技術 船載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方法》目前已進入出版階段,即將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研討會上,作為 ISO/TC8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國內技術對口單位,中船綜合院負責人向ISO 23799的編制單位代表頒發國際標準研制證書。
近年來智能航運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能夠在提高海運安全水平、降低事故風險和損害、緩解海員短缺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世界主要海事國家紛紛加快自主船舶研究步伐,在設備系統研發、法規標準制定、商業模式構建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國際海事組織加速開展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目標型規則制定,旨在將智能航運納入國際海事法規監管框架,為自主船舶的商業化運營提供法律基礎。
在船舶和航運業數字化、信息化轉型的關鍵階段,標準化作為固化技術成果、打通行業生態、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對智能航運發展具有基礎性和引領性作用。當前ISO/TC8 國際標準化組織船舶與海洋技術委員會正在加速推進智能航運國際標準化路線圖和船舶數據、通信、網絡安全等關鍵領域的國際標準制定,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挪威、美國等諸多國家的技術和專家資源,為智能航運領域的技術交流與研討創造了良好平臺。
據悉,中船綜合院長期深耕智能航運領域,致力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瞄準智能航運前沿問題,搭建多方交流合作平臺,營造國際國內智能航運發展良好生態。
研討會上,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寶晨、日本郵船MTI研究所安藤英幸主任和中村純經理以及上船院、中船綜合院的資深專家圍繞智能航運的技術現狀、工程應用、標準規范、未來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與會代表圍繞海上自主水面船舶技術對標準化的需求進行了熱烈討論。
來自智能航運領域相關工業部門、交通行業、高校、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專家等100余人參加研討會。
| 記 者:王智輝
| 責 編:寧湘舒
| 校 對:王 琦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