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Apple Inc.)將結束長達十年的電動汽車研發項目,這是蘋果公司歷史上最具雄心壯志的項目之一。據知情人士透露,2月27日,蘋果首席運營官Jeff Williams和負責汽車項目的蘋果副總裁Kevin Lynch在公司內部共同宣布了這一決定,令參與該項目的近2000名員工倍感震驚。
兩位高管告知員工,被稱為特殊項目組(SPG)的汽車項目將逐步結束,而汽車團隊的許多成員都將轉移到由John Giannandrea領導的人工智能部門,這些員工將專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項目,該項目已成為蘋果公司日益重要的優先事項。原先負責汽車項目的Lynch也將向Giannandrea匯報工作。
蘋果汽車團隊還包括數百名硬件工程師和車輛設計師。他們有機會申請加入蘋果的其他團隊。雖然這次調整將伴隨裁員,但具體的數量仍不明確。
結束這項耗資數十億美元、長達十年的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對蘋果公司來說是一個重磅炸彈,因為汽車項目本可以將蘋果帶入一個全新的行業。據悉,蘋果最高層管理人員也是在最近幾周才確定了這一決定。
然而,這一決定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隨后,蘋果公司股價在2月27日上漲。在紐約收盤時,蘋果公司股價上漲約1%,達到182.63美元。
特斯拉(Tesla)首席執行官Elon Musk(埃隆·馬斯克)也對這一決定表示歡迎。他在X社交媒體網站上分享了一個帶有敬禮表情和香煙的帖子。
針對上述消息,蘋果公司拒絕置評。
蘋果大約在2014年前后開始研發汽車,最終目標是打造一款完全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內飾類似豪華轎車,并將配備語音導航。
然而,蘋果造車項目從一開始就遇到了重重困難,項目多次更換領導和策略。幾年前,Doug Field離開后,Lynch和Williams接管了這個項目,而Field目前是福特汽車公司的高管。蘋果還從汽車行業招募了許多員工參與該項目,包括來自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蘭博基尼(Lamborghini)、寶馬(BMW)和保時捷(Porsche)的設計師。
目前,蘋果距離汽車量產還有數年時間,并考慮了許多不同的設計。此前,蘋果曾設想制造一款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汽車,但這個想法也早已放棄。
除了車輛的內飾外觀,破解自動駕駛技術也是一個重大挑戰。蘋果曾花費時間研發一個遠程指揮中心,可以在需要時接管駕駛員的控制。而自2017年以來,蘋果一直使用雷克薩斯SUV對其自動駕駛系統進行路測,累計在美國各地測試了數十輛汽車。蘋果公司還在鳳凰城原屬克萊斯勒集團的賽道上測試了更秘密的組件。此前,該公司內部最新討論的方案是將汽車發布推遲到2028年,并將自動駕駛技術從L4級降低到L2+級技術。
此外,財務方面的挑戰也不容忽視。蘋果曾設想的汽車定價約為10萬美元。但高管們擔心這款車能否提供蘋果通常在其產品上享有的利潤率。公司的董事會也擔心繼續每年在可能永遠不會面世的項目上投入數億美元。而現在看來,這種擔憂應驗了。
電動車市場降溫也影響到蘋果這次的抉擇。近幾個月,由于高價格和缺乏充電基礎設施,主流買家對轉向純電動車的興趣減弱,銷量增長失去了動力。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和福特(Ford)在面對電動車需求疲軟和制造瓶頸后,正在轉向生產更多混合動力車輛,整個行業的汽車制造商都在削減純電動汽車的價格、生產目標和利潤預期。
就連美國電動車的革命先驅特斯拉也警告稱,今年電動車的擴張速度將“明顯降低”。根據瑞銀集團的預測,美國國內電動車銷售增幅將從2023年估測的47%放緩至今年的11%。
蘋果之前也曾取消過項目,包括在2015年左右取消的電視機生產計劃。然而,此次電動汽車項目的終止尤為突出,不僅因為該項目持續了長達十年,而且因為涉及的員工眾多以及耗費的資金數額巨大。
到目前為止,蘋果進入汽車行業的最大舉措仍是其CarPlay軟件,它允許駕駛員訪問iPhone的功能,如地圖和Siri。目前,蘋果正在重新設計CarPlay,以便更深入地集成進車輛控制和娛樂系統中。如果不與汽車制造商競爭,蘋果可能會推動該軟件的發展,幫助其應用到更多車型。
此外,蘋果將繼續在其他領域進行大量投資。過去五年,公司在總研發上投入了113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6%。最近,蘋果推出了混合現實頭顯Vision Pro,這是蘋果近十年來的第一個新產品類別,目前已經建立起了業務。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Anurag Rana和Andrew Girard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長遠來看,蘋果專注于人工智能可能是一個更好的戰略選擇。“我們認為,鑒于人工智能收入流相對于汽車的長期盈利潛力,蘋果決定終止電動車項目,并將資源轉向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個好的戰略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