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全球科技專利面臨新的博弈和重塑,頭部科技企業之間動作頻頻!
作為全球非常大的電信設備廠商,華為目前擁有全球約10%的4G專利,約20%的5G、Wi-Fi 6和H.266專利等。數據顯示,華為持有超過12萬項有效授權專利,主要分布在中國、歐洲、美洲、亞太、中東和非洲。其中,華為在中國和歐洲各持有超過4萬項專利。
近日,華為又新增多條專利信息,其中涉及“超聲波指紋”、“VR光學模組及VR設備”、“資源調度方法及其相關設備”、“一種信號處理系統、射頻拉遠單元和天線單元”等相關內容。
華為公開“超聲波指紋”專利
目前,國產手機所使用的超聲波指紋識別,大多出自匯頂科技。就在最近,華為傳來一個好消息,公開“超聲波指紋”專利。
3月10日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顯示,華為公開了一項“超聲波指紋”專利,該專利編號為 CN117058725A,申請日為2023年7月4日。這是一種超聲波指紋識別模組、系統及電子設備,號稱“可以提高識別指紋信息的準確率”。
華為申請兩項有關電子設備專利
3月8日消息,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華為申請一項名為“半導體結構及其制備方法、電子設備“,公開號CN117672967A,申請日期為2022年8月。另外,華為申請一項名為“芯片及其制備方法、電子設備“,公開號CN117673028A,申請日期為2022年8月。
前者申請是提供一種半導體結構及其制備方法、電子設備,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用于改善鰭分布不均時,不同鰭的寬度存在差異的問題。后者申請是提供一種芯片及其制備方法、電子設備,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用于提高芯片性能。
華為公開“VR光學模組及VR設備”專利
隨著蘋果發布 Vision Pro之后,國內科技巨頭華為在VR/AR領域也有新進展。天眼查顯示,華為新增一條名稱為“VR光學模組及VR設備”的專利信息,公開號為CN117666137A。該專利能夠提升虛像的質量,并且減小VR設備的成本和體積。
從華為已發布專利信息來看,華為一直持續VR/AR設備的研發中。華為近年已公布的VR/AR專利其中包括“VR交互方法及裝置”、“AR/VR場景地圖獲取方法”、“虛擬顯示設備和虛擬顯示方法”以及“虹膜識別方法和VR設備”等。
華為申請“資源調度方法及其相關設備”專利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華為云計算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一項名為“資源調度方法及其相關設備“,公開號CN117687739A,申請日期為2022年9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資源調度方法及其相關設備,涉及通信技術領域。
華為申請有關射頻通信技術專利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華為申請一項名為“開關器件、移相單元、天線和電子設備“,公開號CN117690745A,申請日期為2022年9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開關器件、移相單元、天線和電子設備,屬于射頻通信技術領域。
華為申請信號處理系統專利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華為申請一項名為“一種信號處理系統、射頻拉遠單元和天線單元“,公開號CN117692916A,申請日期為2022年8月。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提供一種信號處理系統、射頻拉遠單元和天線單元。
華為專利可智能助力自行車
近日,華為智選與喜德盛達成深度合作,聯合發布首款鴻蒙智聯電助力自行車。據說,該款車是業界首款支持鴻蒙智聯4G套餐的電助力自行車。
華為專利可智能助力自行車,近日,華為申請的“一種自行車助力方法及其相關設備”專利公布。公開號CN117657349A,申請日期為2022年9月。摘要顯示,本申請可減小啟動助力的時延和停止助力的時延,從而提高用戶體驗。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