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超算與“AI四小龍”之首商湯科技簽署協議,基于東方超算打造的全國一體化算力平臺和跨區域集群,為商湯科技提供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與平臺服務,項目服務期為三年,項目金額約8900萬。
作為“AI第一股”,商湯科技上市三年仍虧損。
2023年公司整體營業收入34.06億元,同比減少10.6%;年度虧損64.94億元,同比擴大6.6%;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虧損54.5億元,同比收窄2.2%。
其中生成式AI收入達12億元,占集團總收入比例升至35%,實現近200%增長。
生成式AI的比例高,相對應傳統式AI收入比例也降低了。
2023年商湯傳統AI收入為18.38億元,同比下降41%。其中智慧城市收入占比從30%下降到不足10%。
其實,早在2018年,商湯開始每年投入更多資源到SenseCore大裝置,同時致力于AI大模型的研發,并在上海建設了臨港AIDC(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兩年后,商湯正式推出新型AI基礎設施——商湯大裝置SenseCore。
彼時,百模大戰還沒有打響。在ChatGPT問世后,包括商湯科技在內的科技企業對智能算力的需求隨之劇增。
2023年,“商量SenseChat”的大語言模型、“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體系,以及中文醫療健康語言大模型“大醫”相繼面世。
可見,商湯科技和大模型“杠上了”。
今年年初,商湯科技與前海管理局、香港科技園公司共同推進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設工作,前海科技創新集團與商湯科技聯合投資建設,一期建設算力達500 Petaflops(千萬億次),目標是打造大灣區最大規模、最先進算力的智算中心。
此前,商湯科技把新的三大業務板塊變成生成式AI、傳統AI、智能汽車。
這次它能在AIGC“帶領”下走出低谷嗎?
而商湯科技選擇東方超算完全不意外。
作為東方材料全資子公司,東方超算的核心技術團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并行算法及高性能計算泰斗級專家、東方超算首席科學家陳國良帶隊。其在成立初期就成功打造首個全國一體化算力平臺—“東方超算·銀河“全國一體化算力平臺”。
該平臺通過對全國跨區域算力設施的升級聚合,基于全球先進的算力調度技術,破解跨區域資源配置不均、跨架構“算力煙囪”等難題,為用戶快速靈活匹配同等服務級別的就近閑置算力,幫助用戶節省算力開支、降低使用門檻,推動算力異地、異構、節能、均衡流通,快速推動千行百業人工智能應用進程。
公開信息顯示,東方超算聯合全國首批13家數據中心成功打造“全國一體化超級算力集群”,未來將面向跨區域用戶提供算力資源“一盤棋”統籌供給服務。
在應用端,東方超算已與商湯在內的英偉達、英特爾、華為、摩爾線程、浪潮等頭部企業,以及鵬城實驗室、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頂尖科研院所達成深度合作。
從B端到E端再到C端,東方超算用技術能力、生態聚合力推動算力產業的“最先一公里”實現換道超車。
本次雙方強強聯合,東風超算或是商湯科技的解藥?商湯科技或是東風超算新一輪布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