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智光電氣的年度報告揭示了公司在儲能領域的表現,實現了營業收入27.34億元,同比增長16.25%,其中儲能業務的營業收入更是達到了9.2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37%,凈利潤同比增長303%,展示了智光電氣在儲能領域的強勁增長勢頭。
儲能營收5年增長近18倍
資料顯示,智光電氣自2018年設立子公司智光儲能以來,全面布局儲能業務,實現了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從2018年的0.53億元到2023年的9.25億元,儲能業務的營業收入增長了近18倍,期間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達到了驚人的104.39%。凈利潤也從0.17億元增長至0.41億元,CAGR為24.62%。
研發投入方面,智光電氣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持續增長,2023年研發投入為1.6億元,同比增長13.78%。公司新增了多項授權專利和軟件著作權,主編和參與編寫的各類國家、行業及團體標準超過70項,顯示了公司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深厚實力。
智光電氣作為全國最早研發級聯高壓直掛儲能技術的企業,早在2014年就成功將該技術應用于南方電網深圳寶清儲能電站。2023年,智光電氣的這一技術路線實現了多個項目的應用,包括為國家能源集團臺山電廠打造的國內最大火儲聯合調頻項目,以及與華能清潔研究院聯合研發的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級聯高壓35kV直掛儲能系統。
數據顯示, 智光儲能在中國企業交流側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的出貨量排名國內第八、全球第十,顯示出公司在儲能市場的領先地位。2023年,智光電氣還成功中標南網儲能的框架采購項目,并入圍新華水力發電的年度框采項目,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地位。
2023年3月,廣東省政府發布的文件提出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為廣東省戰略性支柱產業,到2027年,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的目標,為智光電氣的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這一政策的出臺,無疑將為智光電氣在儲能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智光儲能吸金7億元,國企背后“助攻”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智光電氣通過增資擴股,成功引入了10家戰略投資者。
4月1日,智光電氣發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智光儲能已經完成不超過7億元的增資擴股,且已收到全部增資款。此次增資后,智光電氣直接和間接持有智光儲能的股權比例為66.82%,智光儲能繼續保持智光電氣的控股子公司地位。
而且本輪增資的投資者均為國有企業,包括南網能創股權投資基金、廣灣創科、廣東粵建新能源創業投資基金、黃埔開投儲能產業投資基金等,這些投資者的加入,不僅為智光儲能帶來了資金支持,也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和機遇。
智光儲能此輪融資的成功,反映了儲能行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發展潛力和吸引力,也預示著儲能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智光儲能吸引國企助攻,與其此前亮眼的市場表現離不開干系。成立次年(2019年),智光儲能便實現了盈利230.8萬元。到了2023年前9個月,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了7.31億元和4487.38萬元,是2022年全年的1.88倍和4.43倍。
產能方面,智光電氣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智光儲能2022年的產能為1.2GWh,2023年新增產能1.5GWh,新開工產能3GWh,遠期產能總規劃達到12GWh。這一擴產計劃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智光儲能在儲能行業的市場份額,同時也將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面向未來,智光電氣表示,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聚焦綜合能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數字技術及應用,以儲能規模化發展為重點,持續增強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業務。公司將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資本運營,構建多層次的運營架構和開放的經營平臺,致力于成為雙碳新發展理念中具有領先地位的數字能源技術與綜合能源服務提供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