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7月9日)收盤,紫金礦業(601899.SH)報18.82元,上漲2.01%,總市值5002億。
消息面上,7月8日晚間,紫金礦業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增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人民幣145.5億元至154.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約42.48億元至51.48億元,同比增加約41%至50%。
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約148.5億元-157.5億元,與上年同期96.55億元相比,將增加約51.95億元-60.95億元,同比增加約54%-63%。
紫金礦業表示,業績增長的主要在于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礦產品產量同比增加,礦產金、礦產銅、礦產銀銷售價格同比上升。
據報告,紫金礦業2024年上半年礦產金產量約35.4噸,同比增長9.6%;礦產銅產量約51.8萬噸,同比增長5.3%;礦產銀產量約210.3噸,同比增長1.3%。
值得指出的是,稍早前的6月28日,紫金礦業發布了《關于巨龍銅礦和銅山銅礦找礦增儲取得重大突破的公告》。其表示,根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出具的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公司旗下的西藏巨龍銅礦和黑龍江銅山銅礦合計新增備案銅金屬資源量1837.7萬噸,新增備案的銅金屬儲量577.7萬噸,約占中國2022年末銅儲量的14.2%,標志著公司在我國新一輪
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取得重大成果。
雖然紫金礦業的主力礦種雖然主要是黃金與銅,但其也擁有約1346.59萬噸的鋰資源量(當量碳酸鋰)。
超過1300萬噸的當量碳酸鋰,居全球主要礦企第9位,碳酸鋰儲量相當于國內總儲量的43%。
紫金礦業的鋰資源量主要在“兩湖一礦”:包括阿根廷3Q鹽湖、西藏拉果錯鹽湖,以及湖南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這三處資產擁有的鋰資源量分別高達763萬噸、214萬噸與216萬噸當量碳酸鋰。
紫金礦業曾透露,阿根廷3Q鹽湖鋰礦、西藏拉果錯鹽湖鋰礦、湖南道縣湘源鋰礦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投產。此外,紫金礦業還受邀主導世界級馬諾諾鋰礦東北部勘探開發,為公司的又一礦。
基于強大的鋰資源實力,紫金礦業逐漸向鋰電池相關領域加快發展。
6月24日,紫金礦業旗下項目——紫金長沙新能源新材料實驗基地在湖南湘江新區岳麓高新區正式開工奠基。
據了解,該項目投資額為5億元,定位為“以產業化為目的的應用型科技研發機構”,主要進行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電池、電解水制氫以及銣銫鉬等材料應用研究在內的國際前沿技術攻關,其中綜合研發大樓預計于2025年年底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3月29日,湖南紫金鋰多金屬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紫金鋰多”)年產6萬噸碳酸鋰項目開工儀式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舉行。
該項目是2024年湖南省十大產業項目之一,依托上游湖南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項目,計劃總投資58.56億元,一期項目用地面積約600畝,計劃投資約31.25億元,預計2025年6月建成投產,建成達產后可年產碳酸鋰3萬噸。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紫金鋰多三大股東分別為紫金礦業旗下公司湖南紫金鋰業、億緯鋰能和山東瑞福鋰業有限公司。
此外,在鋰電池回收領域,紫金礦業旗下紫金鋰元材料的合資公司紫金優鋰2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回收項目計劃于2025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