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數轉網聯”優秀案例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5G工廠創新智能制造新模式
一、企業簡介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9月,現擁有1250萬噸/年煉油、80萬噸/年乙烯、140萬噸/年芳烴、600萬噸/年成品油等58套大型石油化工裝置,以及配套齊全的公用工程和儲運物流系統,可生產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原料、基本有機化工原料、成品油、合成橡膠等5大類50多種產品,是國內主要的純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乙二醇、丁二烯和環氧乙烷生產商,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797.36億元、利稅71.83億元。
二、“智改數轉網聯”主要經驗做法
公司以5G專用頻率與現有主干網絡連通,建設了生產區廣覆蓋、大帶寬、低延時、高連接的5G安全專網,以業務驅動5G+人工智能(AI),推進5G+N應用場景創新,塑造智能制造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企業工藝、設備、生產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推動公司由石油化工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01
構建立體全天候巡檢體系
公司引入智能
機器人和紅外遙測技術,根據生產區域場景特點,部署5G+智能機器人+紅外監測應用替代或補充人工巡檢,構建“地空聯動”巡檢體系,全天候、全覆蓋對公司空氣中微小泄漏點及時監測、準確定位、預警報警。
02
推進施工作業規范化智能化
針對生產施工、檢修作業點多面廣、現場施工人員多、風險管控難度大等問題,利用5G專網、智能終端、北斗定位,在生產廠區設置電子圍欄,并與人臉識別系統進行協同。承包商監護人員、作業人員申報作業系統自動判斷人員資質是否符合要求,對不合格人員系統將對其實施限制入廠或禁止作業。作業過程全景監護,強化作業流程管控。
03
增強關鍵設備狀態監測能力
為提高關鍵設備狀態監測能力,公司利用5G遠程數據采集、數據治理和AI分析等多種手段,著力構建智慧安全環保大腦,實現了多種物聯網智能設備有效集成,設備監測數據通過5G網關回傳監控中心或實時數據庫;通過NB閥門回訊器設備,實現對人工操作閥門開閉狀態的有效管理和實時監控;在儲備用地、固廢轉運點,利用5G+光伏+熱成像攝像頭開展安全環保監測,借助后臺AI分析對非法闖入、違章操作實時預警。
04
優化廠區人員車輛管控
公司全面實行人員在崗在位管理,要求全廠區一道門以內范圍約12.43平方公里,既滿足開放區域的米級定位,也滿足半開放和封閉空間的定位。通過低功耗藍牙實現了室內和高空區域定位,通過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實現室外定位,通過5G數據回傳系統,實現人員軌跡跟蹤,確保規范巡檢、合規施工、人員安全。
05
提升移庫和裝車作業效率
建立智能倉儲管理信息系統WMS,覆蓋塑料、PTA等固體成品,利用5G、AGV、RFID、手持終端等技術,實現了生產線、庫位、質量控制、銷售等環節之間信息互聯互通,通過建立倉儲模型和配送模型,實現倉儲配送與生產計劃、制造執行以及企業資源管理等業務的集成。
06
基于3D視覺機械臂助力生產智能化
在塑料廠2PE裝置部署一套基于3D視覺的機械臂,實現助劑抓取、破包、投料全流程自動化。該設備利用3D智能相機對助劑堆垛進行毫米級精度掃描,輔以機械臂操作,通過“手、眼、腦”的精密配合,進行包料助劑抓取并送至全封閉拆包機后進行破包處理和加料。通過基于3D視覺機械臂的引入,有效減輕人員工作強度,保障助劑投料過程安全,同時有效抑制粉狀物料外泄,有效改善人員作業環境。
三、主要成效
01
實現了危化品物流全流程管控。利用“5G+北斗”人車定位5G應用,對人員和車輛進行精確定位,實現了危化品全域物流監測場景的智慧應用,平均減少停車場租金186萬元/年。2021年,該應用案例作為江蘇省、中國石化唯一入圍的重點行業案例入選工信部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為行業內和其他工業企業應用“5G+工業互聯網”提供了具體實施方案和參考路徑。
02
提升巡檢效能和生產穩定運行水平。依托“5G+工業互聯網”,智能機器人巡檢工作效能大幅提升,2023年巡檢到達率由人工1次/2小時提升到1次/30分鐘,遠點、高點巡檢覆蓋率明顯提升,有效保障了裝置安全穩定運行,避免了事故發生,2023年非計劃停工發生率同比降低了31.7%,生產異常發生率同比降低了4.8%。
03
促進作業管控規范化智能化。5G在施工、檢修現場的應用,破解了直接作業環節監管難題,承包商監護人員、作業人員進場管理進一步規范,作業流程管理進一步強化,作業現場安全環保水平進一步提高。利用5G終端現場辦理作業許可,杜絕了手工票證填寫不規范、措施落實不到位等管理問題和代簽、改簽、補錄等“走捷徑”問題,作業開票用時也由60分鐘減少到10分鐘,作業許可辦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