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印發《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改辦能源〔2024〕6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有關中央企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國發〔2024〕7號),推動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制了《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F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2024年8月3日
到2027年,能源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推動實施煤電機組節能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輸配電、風電、光伏、水電等領域實現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重點任務
(一)推進火電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持續推動節能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進一步降低煤電機組能耗,提升機組靈活調節能力。推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術示范應用,支撐煤電低碳化發展。統籌優化存量機組結構,淘汰關停一批落后煤電機組,將一批符合條件的關停機組轉為應急備用電源。因地制宜對位于城市建成區存在“退城進郊”異地搬遷需求的煤電機組適當放寬淘汰關停的服役要求。以機組安全性、可靠性為基礎,大力推進設備安全更新改造。加快火電數字化設計建造和智能化升級,建設智能感知、智能診斷、智能控制、智慧運行的智能電廠。
(二)推進輸配電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鼓勵開展老舊變電站和輸電線路整體改造,加快更新運行年限較長、不滿足運行要求的
變壓器、高壓開關、無功補償、保護測控等設備,提高電網運行安全能力。重點推動高海拔、高地震烈度、重覆冰、高寒地區、臺風頻發區、內澇頻發區、山火頻發地區輸變電設備改造更新,提升電網設備防災抗災能力。適度超前建設配電網,提升配電網承載力,滿足分布式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重點推進老舊小區配變容量提升和線路、智能電表改造。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帶動作用,積極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推動柔性直流輸電、交直流混聯電網、低頻輸電、智能調度等先進技術研發和應用,加快推進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新一代集控站建設,提升電網控制和故障診斷能力。
(三)推進風電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
按照《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的要求鼓勵并網運行超過 15 年或單臺機組容量小于 1.5 兆瓦的風電場開展改造升級。鼓勵單機容量大、技術先進的行業主流機型替代原有小容量風電機組,支持綠色低碳材料、新型高塔技術、節地型技術、高效率及智能化風電機組應用,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發電量,提升設備設施修舊利廢水平,實現風能、土地和電網資源提質增效。推動建立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項目全過程信息監測。鼓勵發電企業、設備制造企業、科研機構開展新技術、新標準和新場景研究,建立健全風電循環利用產業鏈體系,培育和壯大風電產業循環利用新業態。
(四)推進光伏設備更新和循環利用
支持光伏電站構網型改造,通過電力電子技術、數字化技術、智慧化技術綜合提升電站發電效率和系統支撐能力。推動老舊光伏電站光伏設備殘余壽命評估技術研發,鼓勵通過高效光伏組件、逆變器等關鍵發電設備更新,合理優化光伏電站開發建設布局和規模,提升光伏發電系統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和光伏電站土地使用效率,提高光伏電站發電能力。推進光伏組件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技術發展,支持基于物理法和化學法的光伏組件低成本綠色拆解、高價值組分高效環保分離技術和成套裝備研發。
(五)穩妥推進水電設備更新改造
研究提升水輪發電機組靈活性、寬負荷運行能力,開展水電資源潛力挖掘,提升老舊機組運行效率,增加機組穩定運行能力,更好適應新型電力系統運行需要。針對電力系統有需求、電站有條件、要素有保障的水電項目,研究推進機組更新改造。推動流域水電集控建設,開展智慧水電相關技術研究,逐步推動設備及產品智慧運營。
(六)推進清潔取暖設備更新改造
鼓勵北方地區各省份結合清潔取暖設備運行情況,將清潔取暖設備納入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加大地方財政、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對質保到期的清潔取暖設備開展更新改造,支持安全高效、先進可靠的清潔取暖技術發展,因地制宜對清潔取暖技術路線進行優化升級,保障設備更新后長期可持續運轉,確保群眾“用得起、用得好”。
(七)以標準提升促進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統籌推進燃煤發電機組能耗限額、大中型火力發電廠設計等標準修訂,推動建設節能環保、靈活高效的新一代煤電機組。加快車網互動、大功率充電等方向的技術標準制定與應用,加大低效、失效充電樁淘汰與更新改造力度,促進產業提質升級。建立健全充電基礎設施、新型儲能、氫能、電力裝備等領域標準體系,加強能源行業標準供給和升級,提高設備效率和可靠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