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核
工業機器人第一股”景業智能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預計在2023年度歸母凈利潤370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8462.44萬元,同比下降69.58%;報告期內扣非凈利潤約為1800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121.42萬元,同比下降81.86%。
杭州景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本期業績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受大客戶項目整體規劃及驗收節點影響較大,項目交付驗收減少,造成2023年度經營業績產生較大波動。
杭州景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景業智能)成立于2015年,主要產品包括核工業系列機器人、核工業智能裝備、非核專用智能裝備等,與中核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科院、中廣核、全國各大高校等眾多單位形成深度合作。
2021年6月,景業智能遞表申請上市,2022年4月29日,杭州景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為“核工業機器人”第一股。
年中業績連續下跌,最高跌幅228%,虧損1300萬
根據公司公開財報信息,景業智能在2023年Q1季度實現5198萬營業收入,凈利潤為581萬,同比增長超157%;扣非凈利潤超480萬,同比增長149.24%,取得2023年的開門紅。
但隨后的2023H1半年度財報中,公司的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70.44%和97.23%,2023年上半年,景業智能營業總收入0.9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0.1億元,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0.01億元。
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9億元,同比下降 42.29%;歸母凈利潤為198萬元,同比下降95.99%;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出現負數,為-1252萬元。
其中,第三季度單個報告期內,公司凈虧損達850萬,同比下降160%;扣非后凈虧損為1320萬,同比下降228%。
項目交付推遲成主因,未來持續受益于核工業智能化
對于Q2和Q3的業績下滑原因,中泰證券等在個股分析報告中認為,由于重大項目規劃與驗收節點較少,公司=收入、利潤同比均大幅下滑。
2023年9月15日上午和2023年11月2日,景業智能在上證路演中心以網絡文字互動形式,相繼舉行了2023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和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董事長來建良先生、總經理章逸豐先生、財務總監朱艷秋女士等企業高管參加說明會。
董事長來建良在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公司繼續專注于特種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特種機器人、核工業智能裝備系統、非核專用智能裝備系統等。
特種機器人產品方面,公司在原有電隨動機械手產品基礎上,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持續研發,形成了具有耐輻照、耐腐蝕、智能化、高可靠特性的型譜化耐輻照關節式機器人產品系列。
上半年,景業智能收購了天津迦自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使公司特種機器人產品中新增了防爆AGV產品,具有耐輻照、耐腐蝕、防爆、高精度、重載等特性,主要應用于核工業等特殊環境。
核工業智能裝備系統方面,公司根據核技術應用領域業務開拓需要,重點研發用于醫用同位素制備的箱室智能裝備和核化工智能化系統;非核專用智能裝備系統方面,公司根據發展戰略規劃;在軍用特種裝備方面,重點研發智能保障系統,主要用于物資的生產、轉運、存儲、后勤保障等。
而在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董事長來建良表示,2023年1-9月,公司研發投入共計3484.1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07%。同時為了滿足未來產能需要,公司在杭州濱江募投擴產能項目和杭州富陽濱富合作區擴產能投資建設項目基礎上,新增在浙江海鹽的高端核技術裝備制造基地項目建設,預計新增約11.40億元的產能。
據了解,海鹽高端核技術裝備制造基地預計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竣工驗收,是景業智能“135戰略規劃”的重要一環,該項目將為同位素制備產線和核藥制備產線提供設備類自動化解決方案,拓展器產、堆產同位素的全產線自動化裝備,為同位素、核藥生產提供基礎條件。
公司正降低大客戶風險,且并無人形機器人計劃
在上證e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對大客戶延遲驗收和交付導致的業績下滑提出疑問。該投資者認為,公司的命運總是交給大客戶風險太高,詢問景業智能有無應對措施。
景業智能回答投資者時表示,公司項目交付依計劃進行中,針對大客戶集中帶來的業績波動風險,公司也始終在重點關注和分析研究相關對策,通過深耕核工業全產業鏈并積極布局軍工、核技術應用等新業務領域,通過擴大客戶群體和業務范疇,以降低大客戶集中帶來的風險。
同時被問及公司是否涉及研發人形機器人整機等相關項目時,景業智能表示目前暫無計劃研發人形機器人整機等相關項目,且未與特斯拉,iRobot、SoftBankRobotics、BostonDynamics等企業合作相關機器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