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不能局限于一地一域,而要立足國際視野,對標全球頂尖,構建核心優勢。搶抓全球供應鏈重構新機遇,接連走進六大洲近70個國家和地區,舉辦20余場境外業務推介會,與重要合作伙伴簽署業務和友好合作協議90余項,首次承辦APSN亞太綠色港口研討會……自組建之初,山東港口便強化戰略意識,堅定出海決心,沿著“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發展路徑,加速國際化戰略布局、延伸國際化鏈接觸角,全力提速海外布局、拓展境外發展空間。
歷經5年多探索,山東港口航線通達全球主要貿易區域,為中國企業出海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持續擦亮港口運營管理“金字招牌”,不斷向海外碼頭輸出勞務、管理、技術和資本;打造了供應鏈、海外倉、工程物流、跨境電商等新興產業,在提升港口自身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的同時,也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航線聯通全球
357條航線通達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4年12月24日,搭載著3.8萬噸車輛設備和工程建材的“大宏16”輪,從山東港口煙臺港龍口港區啟航駛往尼日利亞奧尼港。這標志著煙臺港中非班輪航線再添新成員,將持續放大全球件雜貨供應鏈上的“港口超級鏈接力”,高效護航“中國制造”加速出海。
尼日利亞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和貿易伙伴、第一大承包工程市場。聚焦市場需求和供應鏈生態,山東港口加快提升全球航線布局,全力拓展海外業務以及出口模式,加速建設“中國制造”對非主力“出海口”。2024年,僅煙臺港中非班輪年發運量就突破300萬噸,為中非貿易往來搭建起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港口運輸是外貿進出口的“生命線”,成立5年多來,山東港口依托“一帶一路”海陸十字交匯點、黃河流域最經濟便捷的出海口、RCEP協定中面向日韓和東盟的“橋頭堡”等區位優勢和政策賦能,堅持海向增航線、擴艙容、拓中轉,航線數量和密度穩居我國北方港口首位,陸向建陸港、開班列、拓貨源,海鐵聯運箱量連年保持全國首位,初步形成“立足山東、覆蓋沿黃、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截至目前,山東港口航線已覆蓋全球主要貿易區域,特別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山東港口不斷增強與中東、南亞、非洲等地區的聯系,累計開通包含258條外貿航線的357條航線,跨越山海重洋,通達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700余個港口。港口貨物吞吐量更是5年6跨億噸臺階,2024年攀升到18億噸,集裝箱量突破4400萬標準箱,成為全球規模體量最大的港口集群。如今,山東港口集裝箱、鐵礦石、紙漿、鋁礬土等貨種作業效率連續保持全球第一,有力保障了貨物的大進大出;原油、礦石、糧食、鋁礬土進口量分別占全國的1/3、1/4、1/5、3/5,以一流的港口基礎設施夯實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支撐能力。
隨著國際航線網絡的不斷織密,山東港口的全球“朋友圈”也越來越廣。通過與國際知名航運公司合作,山東港口開通了阿曼中東航線、OVP航線、海杰航線等,實現了與全球重要港口的直達連接。與此同時,山東港口與多國政府部門、使領館、國外港口、企業協會等建立友好往來關系,僅2024年便接待來訪近百次,并首次承辦APSN亞太綠色港口研討會,布展亮相首屆、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舉辦3屆阿聯酋中國輪胎汽配展、1屆“沙特工業展暨中國汽車裝備展”,廣泛推介山東港口核心競爭優勢。2024年,山東港口新增多哥洛美港、埃及亞歷山大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越南海防港等友好港10個,總數達到54個,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務目標。
輸出管理與技術
持續擦亮港口運營管理的“金字招牌”
歲末年初,山東港口海外碼頭項目再下兩城:山東港口海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簽約東南亞的柬埔寨貢布港、西非的幾內亞盧米港兩個海外碼頭運營及管理項目。根據協議,山東港口將依托全球供應鏈綜合服務優勢,為兩港口項目提供先進的港口設施和高效的物流服務,提升當地港口貨物吞吐能力,帶動相關產業升級發展。這是山東港口推進全球化布局的又一重要成果。
港口運營和管理,是山東港口面向海外拓展業務的一塊“金字招牌”。一體化改革以來,山東港口在運營管理中石油緬甸皎漂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煤炭碼頭、幾內亞博凱“贏聯盟”港口3個存量傳統項目的基礎上,新增幾內亞博法鋁土礦碼頭、幾內亞維嘉港、幾內亞金波港、孟加拉國巴瑞薩碼頭、剛果(布)鉀鹽礦碼頭、幾內亞盧米港、柬埔寨貢布港等多個海外碼頭項目,運營管理提質增速,年操作量突破1億噸,為服務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維護我國與項目所在國良好雙邊關系、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管理、技術、品牌、資本優勢不斷凸顯,山東港口著力探索將自身完善的全貨種經營能力應用于海外項目,將勞務輸出為主、形態較為初級的運營管理輸出模式,升級為價值鏈更高階的管理、技術、資本輸出模式,與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同體、戰略共同體及命運共同體,提高了合作的技術含量,推動合作更穩定持久長遠。
例如,在海外業務拓展中,山東港口發揮自身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管理經驗和技術優勢,將設備自動化、生產智能化、管控智慧化、服務便捷化等經驗成果進行復制推廣,完成幾內亞“贏聯盟”港口項目自動化升級改造,推動其成為西非地區技術最先進的鋁土礦專用碼頭。
此外,山東港口也正積極探索海外碼頭業務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路徑。例如,海外發展集團于2023年6月完成與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混改,引入戰略投資,通過整合股東方優勢資源提升市場競爭力、健全現代企業治理體系,實現由“單一管理輸出”向“管理輸出和股權投資”并重轉變。雙方將攜手開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港口建設運營活動,共同開展幾內亞碼頭建設工程物資運輸項目、國外碼頭運營投標等,打造發展共同體和生態圈。
供應鏈服務“出海”
提供國際化全鏈條高效解決方案
2024年3月,山東港口海外發展集團攜手物流集團、山東遠洋集團,與電商平臺合作,開啟中韓之間門到門的“空運+海運”電商物流服務業務,打造了跨境電商國際化多式聯運樣板。
業務開拓中,山東港口充分發揮供應鏈綜合服務優勢和成熟的全球網絡布局優勢,以“港口+物流+金融+貿易+航運+海外倉+跨境電商”供應鏈“工具包”,為電商平臺設計了產品銷售、保稅倉儲、物流轉口、供應鏈第三方監管服務等“全程、全域、全鏈”跨境電商解決方案。國內電商貨物從廣州通過陸運轉運至山東港口出海,經韓國平澤港清關,遞交快遞公司后再高效交付至消費者手中。目前,該業務日均操作電商快遞超4萬單,2024年12月份單月操作完成100余萬單,全年完成約900萬單。
這是山東港口加速由“單一港口運營商”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也是其全力拓展供應鏈綜合服務海外新興業務的一個典型案例。
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是山東港口應時應勢作出的戰略決斷。構建核心競爭優勢,海外布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山東港口組建成立后,為開創全球布局新局面,成立山東港口海外發展集團、國際投資發展公司,成立東南亞、西亞、歐洲、非洲4戶區域公司,設立7戶境外代表處,進行多個海外項目布點,推動海外項目“一張圖”、海外利益安全“一張網”、國際業務“一張表”,為發展海外供應鏈新興業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頂層設計的統籌推動下,山東港口海外發展集團與物流、投控、貿易、遠洋等板塊深度合作,通過連線、串鏈、組網,打造“港口+物流+金融+貿易+航運+海外倉”供應鏈全流程“工具包”,為合作伙伴提供更為通暢、更加經濟、更有韌性的國際化、全鏈條供應鏈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山東港口海外倉業務已實現全方位領跑,在阿聯酋迪拜、比利時安特衛普、斯洛文尼亞科佩爾等地布局10余個海外倉,總面積超40萬平方米,服務產品涵蓋汽車、工程機械、建材等多個品類,全程物流和監管業務,讓更多中國優質產品直達境外消費者;跨境電商業務立足山東及周邊省份跨境電商產業帶,與山東遠洋集團、菜鳥、拼多多、義烏小商品城合作,日均操作電商快遞5萬單,助推跨境電商“買全球”“賣全球”;工程物流業務蓬勃發展,為中國港灣、上海寶冶、中國路橋等企業提供“生產廠家—山東港口—海外項目”全球化敏捷迅速的工程物流鏈服務,設計中國—幾內亞、中國—馬爾代夫等工程物流全程運輸方案,完成16萬方工程物資發運;開展境外源頭代采業務,將1800噸榴梿、椰青、凍蝦、山竹等境外優質生活物資吸引到山東港口“上岸”,打通優質商品從境外“田間”到百姓“舌尖”、從境外“果園”到百姓“果盤”全鏈路徑……
伴隨著“6條國際物流大通道”(中國至非洲黃金物流大通道、中國至東盟黃金物流大通道、中國至中亞汽車跨境出口物流大通道、中國至北美汽車出口物流通道、中國至西亞汽車及輪胎出口物流通道、中國至日韓跨境電商物流通道)的日益繁忙,山東港口海外事業發展也呈現出蓬勃向上之勢,山港“出海”也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山港制造”走向海外,陸海裝備集團的管帶機、托輥、渣漿泵等多種類型港口機械裝備加速出口;投控集團在香港設立2家境外公司,拓展國際化供應鏈綜合服務范圍;貿易集團與英國石油、日本伊藤忠、托克集團3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共建大宗商品供應鏈;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隨企出海,在匈牙利、阿聯酋、埃及、巴基斯坦、幾內亞成立5個海外“班·墨學院”和埃及、幾內亞兩個技能培訓中心,向海外輸出港口運營管理、職業技能培訓、港航人才培養經驗……
面向未來,山東港口將進一步強化戰略意識、機遇意識,加快推進全球化資源獲取、全球化網絡布局、全球化資本布局和全球化品牌塑造,努力在世界范圍內鋪設敏捷迅速的港口供應鏈綜合服務網絡,通過“貿易互通、物流互通、航線互通、信息互通、創新互通”,以更高質量服務產業鏈、延伸供應鏈、創造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