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區踐行“強一優二促三”高質量發展道路,引領粽子產業跨越式發展。嘉興粽子產業已形成具有骨干企業12家、年產粽子10億只、產業規模35億元、全國粽子企業巨頭集聚的產業集群,全鏈擁有國家級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省級2家,國家級示范社2家、省級4家,主導產業從業人數2.6萬人,占全國市場份額50%。
一是加強管理賦能,促進品質提檔升級。在糥米、豬肉、鴨蛋、粽葉等原材料生產方面推行新“三品一標”,開展種子統供、病蟲統防、肥料統配、農機統一作業等社會化服務,優化畜禽產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探索粽子加工企業與畜禽主產區異地建場和聯合辦場,擴大肉類食材生產供應能力。以“高標準農田+優良品種+優質農企”建立全市首個優質糯稻產業化基地。
二是加強數字賦能,促進加工增值提效。組建稻米產業聯合體,共建稻米恒溫專用冷庫,配置糯稻專用米加工裝備及色選裝置,實現高標準、專業化加工和貯存優質稻米。推進粽子生產智能化,五芳齋集團持續研發新一代裹粽
機器人,初步攻克粽子生產關鍵環節灌粽中粽葉打殼和成型兩大技術難題,工作效率較純手工提升30%以上。
三是加強文化賦能,促進產業延鏈增收。利用電商和自媒體平臺,挖掘傳播區內省級3A級景區村莊的稻作文化,開發水稻插秧、稻田釣蝦、開鐮收割、裹粽子等特色文化旅游項目,舉辦佩香囊、織蠶花、掛艾草、賽龍舟、舞龍獅、裹粽賽等端午民俗文化活動,推進建設“五芳齋非遺體驗館”“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