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吉林省財政廳印發《吉林省2025年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在全省適宜區域全面實施保護性耕作,2025年全省任務面積4000萬畝。
在穩定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的基礎上,吉林省將通過差異化補助方式,有序引導高質量保護性耕作面積增加。作業補助對象為實施保護性耕作的農業經營主體和作業服務主體。應用基地補助對象為承擔建設任務的實施主體,縣鄉級基地實施主體原則上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具體補助對象可由各地根據實際自行確定。
吉林省以玉米作物為保護性耕作推廣應用重點,推進大豆、雜糧、雜豆、油菜、麥類等其它作物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
根據《方案》,吉林省已向各地下達補助資金,由各地科學合理安排使用,資金重點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作業補助
實施差異化補助,推進“高質多補”。各地根據秸稈覆蓋程度具體實際確定檔次。
(1)玉米作物補助標準。秸稈大量覆蓋(覆蓋率在60%及以上),補助標準每畝不超過70元;秸稈部分覆蓋(覆蓋率在30%-60%之間),補助標準每畝不超過50元;秸稈少量覆蓋(覆蓋率在30%以下的),補助標準每畝不超過25元。各地應綜合考慮本地秸稈覆蓋免少耕作業綜合成本和技術應用基礎等情況,合理確定分檔作業補助具體標準。參加“高質多補”試點的縣份,可結合本地農業生產實際,綜合考慮秸稈覆蓋率,條帶耕作和播種作業成本對應用秸稈覆蓋條帶耕作技術開展保護性耕作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具體補助標準由實施縣(市)結合實際自行確定。
(2)大豆、雜糧、雜豆、油菜、麥類等補助標準。實施免耕播種作業的地塊實行單一檔補助,各地結合實際自行確定具體補助標準,原則上補助標準每畝不超過35元。
2、高標準應用基地補助
高標準應用基地應以秸稈大量覆蓋為主。縣級應用基地面積不少于1000畝、鄉鎮級應用基地面積不少于200畝,保護性耕作作業補助標準每畝150元。其中,縣級應用基地要有省級技術支撐單位和專家小組開展技術指導,鄉鎮級應用基地要有當地技術支撐單位和專家小組開展技術指導。各地農業農村(農機主管)部門委托技術支撐單位和專家小組依托基地開展數據監測、對比試驗、基礎研究、培訓指導、宣傳引導等技術指導工作。每個縣級基地技術指導費用不超過3萬元,鄉鎮級基地技術指導費用標準由各地自行確定。
3、實施效果監測點補助
鼓勵各地建設保護性耕作實施效果監測點,每個監測點的監測補助資金數額由當地農業農村(農機主管)部門與第三方監測機構根據實際需要,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執行。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nongjx.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吉林省農業農村廳。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