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企業動態】隨著智能化步伐的加快,自動駕駛日漸成為行業企業關注的焦點。可以說,自動駕駛起到了重塑整個汽車行業的作用。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傳統汽車制造上和互聯網企業為何都對自動駕駛如此熱心。
自動駕駛技術獨具優勢 特斯拉加速戰略布局
自動駕駛日漸成為關注焦點,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互聯網企業都不愿意在這一領域落后。原因很簡單,利用自動駕駛技術實現的高速公路列隊行駛研究表明,在速度不超過100公里/小時的情況下,前后車間距離可以有效控制在5米以內,這將進一步解決高速或城市環線道路上的交通擁堵問題。
此外,自動駕駛還可以提高燃油經濟性高達15%~20%,并能從根本上糾正駕駛錯誤,減少95%以上的交通事故。在解決擁堵和霧霾上,自動駕駛有著的優勢,這也是這一汽車技術發展備受關注的原因所在。
就目前而言,自動駕駛的大部分基礎技術已經驗證完畢,部分還已經在汽車上推廣和普及,包括自適應巡航、帶全力剎車的安全系統、全車雷達、盲區監測、自動泊車、車道偏離輔助、交通標志信息采集等。
對多因素進行考量后,特斯拉再次布局自動駕駛領域。特斯拉公司執行官埃隆·馬斯克1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公司將爭取在2017年底之前讓一輛特斯拉汽車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從洛杉磯開到紐約市。
當日,特斯拉還宣布了新一代Autopilot系統,其中包括了一些支持全自動駕駛的新硬件。換句話說,自動駕駛的硬件已經準備就緒了,一旦軟件做好準備并且相關法律法規被制定出來,特斯拉汽車就能夠完全不要駕駛員而自動行駛。
特斯拉在其網站上寫道:“自動駕駛功能取決于軟件認證和監管法規獲批的時間,各地制定和批準相關法律法規的時間可能是不同的。現在不可能弄清楚自動駕駛功能的每一項元素何時才能實現,因為這跟各地監管部門的批準進度有很大關系。”
事實上,正如特斯拉所言,立法一直是自動駕駛普及的攔路虎。但這一局面卻在今年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包括中國、美國、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開始呼吁自動駕駛立法。
在中國,吉利李書福和百度李彥宏紛紛為自動駕駛“站臺”,呼呼中國盡快立法;在美國,美國聯邦政府已經著手制定自動駕駛汽車的監管規定;在韓國,自動駕駛車輛已經獲得許可能進行上路測試;日本則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自動駕駛方面的立法,歐盟也在進行讓自動駕駛車輛合法上路的研究。
當然,自動駕駛立法并非易事。一旦決定放開自動駕駛,國家政府還需綜合考慮如何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包括技術路線、行業標準、安全規范、交通執法等各個層面,也要考慮城市規劃方面的立法,包括基礎設施改造,智能交通規劃,智慧城市的規劃等,并慎重考慮廠家、駕駛員、行人、保險公司等方面的權責界限。
從這一層面而言,自動駕駛確實起到了重塑整個汽車行業的作用。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傳統汽車制造上和互聯網企業為何都對自動駕駛如此熱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