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平:電力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
在化石 能源領域,繼續充分發揮燃煤發電的主力軍作用,加快錫盟、鄂爾多斯、晉北、晉中、晉南、陜北、寧東、哈密、準東等大型煤電基地開發,著力優化提升燃煤發電內部結構,提高大容量、高參數、清潔化、低排放的煤電比重,促進煤炭的、清潔利用;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區,有序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結合熱負荷需求適度發展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
在輸電領域,為更好的滿足能源資源優化配置需要,配合大型電源基地的建設,積極推進遠距離大容量輸電通道建設,以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輸電通道為重點,繼續推動特高壓交直流工程的建設。
注重統籌處理好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以水資源、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合理確定能源開發規模和布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益和生態環境保障效益。
第三,加快推進電力科技創新,提升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
科技創新既是電力工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又是電力工業發展的重要內涵。應以節能、、清潔、環保、智能為重點方向,圍繞保障安全、優化結構、節能減排等長期目標,依托重大科技專項、重大工程扎實抓好電力工業領域的科技創新,打造我國能源產業“升級版”。
一是加快超低排放(燃氣發電標準)清潔煤電技術、高度節水煤電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強700℃超超臨界、IGCC、大型CFB、燃機等技術攻關和試驗示范,走出火電節能減排的新路子。二是加快三代、四代核電及相關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培育出我國核電建設的自主化能力,支持核聚變等未來核能技術研究。三是繼續提升水電站壩工技術水平,實現百萬千瓦級常規水電機組的推廣應用和40萬千瓦級抽水蓄能機組的國產化。四是提升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技術水平,加快柔性直流等新興輸電技術攻關和試驗示范,支持大容量存儲、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五是以滿足風光儲輸新能源和分布式發電并網、實現電力系統與用戶雙向互動新技術為主要目標,推進智能電網關鍵技術試點示范。六是加快充電設施發展,積極實踐交流慢速充電、直流快速充電、電池更換等多種技術路線和運營模式,滿足電動汽車發展需要。
三、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戰略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2011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特大型能源建設集團,是集電力和能源規劃咨詢、勘測設計、工程承包、裝備制造、投資運營等于一體的特大型骨干企業。集團公司組建本身就體現了電力工業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就承載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神圣使命,就肩負著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彰顯中國電力和能源建設力量的歷史責任。作為中國乃至世界電力和能源建設的排頭兵,我們不僅在中國電力和能源發展進程中發揮著建設的主力軍作用,而且業務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擔了眾多大型水電、火電、核電、新能源、電網,以及水利水務、煤炭礦山、石油化工、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展現了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面對能源供需格局的新變化和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我們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系列講話精神,始終秉持“行業領先、世界”的戰略愿景,發揮好自身主體作用,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一是發揮企業的技術和人才優勢,以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為平臺,按照國家總體戰略部署和行業主管部門要求,為國家制定、實施電力和能源發展戰略、政策、規劃等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撐。二是發揮企業一體化產業鏈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公司,構建符合工程建設規律、業主和社會認可、行業發展趨勢的工程總承包建設模式。三是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統籌好質量、安全、進度等各項工作,竭誠打造精品工程,讓業主滿意,對社會負責,經得起歷史檢驗。四是堅定不移實施“走出去”戰略,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競爭,為國家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作出積極貢獻。五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實現企業發展、職工發展、社會發展和諧共贏,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有機統一,充分彰顯負責任的央企形象。
后,感謝此次活動給予我的寶貴發言機會!
謝謝大家。
上一篇:謝耘:人工智能未來如何發展?
下一篇:梁鐵城:建特高壓是雙贏之舉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達意隆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達意隆在2024年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實現[詳細]
- 04推動人工智能發展 我國已形成完整產業
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布局,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基礎[詳細]
- 0512家中藥企業同日披露一季報:5家實現凈利增長
中信證券曾發布研報稱,中藥材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后續工業端[詳細]
- 06浙江信息通信業扎實推進互聯網基礎管理
4月25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指導省互聯網協會組織召開2025年[詳細]
- 07新美星2024年實現營收10.75億元,較202
未來,公司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技術的模式,致力于高附加值、[詳細]
- 08樂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多業務穩定發
樂惠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49,037.70萬元,同比下降9.77%。公司[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我國創新藥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去年A
2024年恒瑞醫藥創新藥收入138.92億元,同比增長30.6%;對外[詳細]
- 03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4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5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6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7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
- 08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