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屠宰場氣浮沉淀污水處理設備
COD與BOD的區別
1.COD - 定義:
化學需氧量(COD或CODcr)是指在一定嚴格的條件下,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在外加的強氧化劑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數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這些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廢水中無機還原性物質的數量相對不大,而被有機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為有機物質相對含量的一項綜合性指標。
2.COD與BOD的區別
COD和BOD都是表征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的指標。 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可分為易降解的和不易降解的。 COD由于是加入了強氧化劑來測定的,所以那些不易降解也能被氧化,因此COD就是基本上就可以反應出水中所有的有機污染物濃度 BOD一般采用的是五天生化需氧量,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去分解有機物,主要就是易降解的那部分有機污染物。因此,BOD反應的是水中易降解的有機污染物濃度 BOD/COD的比值可以反映出污水的可生化性。一般大于0.3就說明可生化性比較好。就是說水中易降解的有機物含量高。易于被微生物降解吸收。
3.COD - 運用
化學需氧量(COD):水質監測“新標尺” 關心環保事業的市民,將會經常聽到“化學需氧量”(COD)這個新名詞。所謂COD,是指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進行化學氧化時消耗氧的量,一般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數來表示,是水質監測的基本綜合指標。 據環保專家介紹,水中的有機物在被環境分解時,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殆盡,水里的厭氧菌就會投入工作,從而導致水體發臭和環境惡化。因此COD值越大,表示水體受污染越嚴重。COD指標正逐年呈下降趨勢,說明我們身邊的水正變得越來越清澈。
4.降低COD與BOD的一體化地埋設備
一體化地埋設備可以降低水中的COD和BOD的指標,讓我們身邊的水越來越清澈,博特環保133 六384 0665生產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生物處理法的分類
1好氧生物處理 2 活性污泥3 普通活性污泥法 3 高濃度活性污泥法 4 接觸穩定法 5氧化溝 6 SBR 7生物膜法 8普通生物濾池 9 生物轉盤10生物接觸氧化法 11厭氧生物處理法 12 厭氧濾器工藝
好氧生物處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生物代謝以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為底物進行好氧代謝,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zui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穩定下來,達到無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環境或進一步處理。污水處理工程中,好氧生物處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大類。
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一種處理污水的好氧生物方法,是一大類生物處理方法的統稱。共同的特點是微生物附著在作為介質的濾料表面,生長成為一層由微生物構成的膜。污水與之接觸后,其中的溶解性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吸附,進而被為什么氧化分解,轉化為H2O、CO2、NH3和微生物細胞質,污水得以凈化。生物膜法通常無需曝氣,微生物所需氧氣直接來自大氣。
常用的兩種方法: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發
1影響活性污泥性能的環境因素
溶解氧——溶解氧濃度以不低于2mg/L為宜(2—4mg/L)。
水溫——維持在15~25攝氏度,低于5攝氏度微生物生長緩慢。
營養料——細菌的化學組成實驗式為C5H7O2N,霉菌為C10H17O6原生動物為C7H14O3N,所以在培養微生物時,可按菌體的主要成分比例供給營養。微生物賴以生活的主要外界營養為碳和氮,此外,還需要微量的鉀,鎂,鐵,維生素等。 碳源--異氧菌利用有機碳源,自氧菌利用無機碳源。
2活性污泥法工藝原理:
1)曝氣池:作用:降解有機物(BOD5)
2) 二沉池:作用:泥水分離。
3) 曝氣裝置:作用于①充氧化②攪拌混合
4) 回流裝置:作用:接種污泥
5) 剩余污泥排放裝置: 作用:排除增長的污泥量,使曝氣也內的微生物量平衡。 混合液: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氣相互混合而形成的液體。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上并形成生物膜,當污水流經載體表面時,污水中的有機物及溶解氧向生物膜內部擴散。膜內微生物在有氧存在的情況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和機體合成代謝,同時分解的代謝產物從生物膜擴散到水相和空氣中,從而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得以降解。 小型屠宰場氣浮沉淀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