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在洪災、地震災害陸續發生的這兩個月里,具備多樣化優勢的系留無人機通過在應急通信保障方面的優異表現獲得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除了系留無人機外,如太陽能無人機等新型空中通信平臺也正在蓬勃發展,未來的世界,通信將不再是難題。
系留無人機為何備受“恩寵”?空中通信或成為主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通信需求不斷上升,通信保障能力更為至關重要。在這一新形勢下,無人機走入了大家的眼簾。
“高度優勢”明顯 無人機成應急通信
無論是偏僻地理條件限制,還是自然災害造成影響,應急通信在當前都是必要性需求。而要想迅速且有效提供應急通信,則離不開近年來大熱的無人機。
普通的應急通信車雖然也具有保障臨時通信的能力,但是與無人機中繼通信相比,服務范圍較小,信號也不夠穩定,顯然遜色不少。一般來說,高度是影響無線通信覆蓋范圍的主要因素,所以利用無人機搭載通信設備升空,可以改善地形等因素造成的限制性影響,獲得更好的通信效果。
在我國,無人機中繼通信很早就開始研究了。在早些年,受限于無人機的飛行搭載能力、滯空時間等因素影響,主要選用大中型固定翼無人機和無人直升機作為通信平臺。近年來,隨著系留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多旋翼無人機開始成為應急通信平臺的有力“生力軍”。
系留無人機興起 “實戰”檢驗接連告捷
在無人機行業巨頭大疆的下,近年來,我國無人機市場增長迅速,普及率也一再提升,在各行各業都廣泛應用,通信行業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遇。
在無人機企業及國內移動通信運營商的大力推動下,采用多旋翼的系留無人機產品加速發展,于近期正式投入了實際應用中,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成為固定翼無人機和無人直升機以外的新選擇。
此前7月份,湖南等南方地區遭受嚴重的暴雨侵襲,多地均出現了通信基站受損導致信號中斷的情況。面對緊急救災需求,湖南移動調度了一套系留無人機高空基站系統,這是此類產品在內地投入實戰。
而在近日發生的九寨溝地震災區,由于光纜中斷、滑坡不斷等因素影響,傳統的應急通信手段難以快速、全面恢復當地通信,系留無人機高空基站再次“臨危受命”緊急升空投入使用。8月11日上午,中國移動緊急調動入川的無人機高空基站在九寨溝景區荷葉寨緊急升空,迅速打通了方圓30多平方公里受災區域的移動通信4G信號。這也是系留無人機在洪災之后,在地震環境下的應用。
其他空中通信平臺同步發展 或將成為未來主流
除了系留無人機外,近年來大熱的太陽能無人機也是著眼于應急通信等功能而發展的,并且目前進展頗為迅速,若成功投入商用后,將成為一個新的有力選擇。
此外,的空中網絡基站項目主要包括谷歌的Loon(潛鳥計劃),可將通信中繼器通過熱氣球上升至平流層,續航時間達到100天~180天;還有SpaceX、OneWeb等正在研發的近地衛星通信解決方案。這一類空中網絡基站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拓展通信覆蓋范圍,解決偏遠地區缺乏基建的問題,以此擴張網絡服務受眾。
未來,隨著各類無人機通信基站及其他類空中通信基站的發展,將為人類多元化通信需求帶來更加完整、有力的保障,也將使空中通信作為地面基站以外的“主力軍”,有望成為新的主流通信平臺。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