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智慧城市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當前很多“智慧城市”其實還處于數字城市、信息化城市的發展水平,距離“智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智慧城市建設應循序漸進 大數據成重要驅動力
2014年3月,我國將智慧城市建設引入國家戰略規劃;2014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2016年,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對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當然,智慧城市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要堅持分期分類,根據城市本身地理資源優勢、社會生活經濟發展水平等,使每個城市都能在自己的智慧程度之上有序推進。
在智慧城市建設中也存在著問題,比如頂層設計缺乏、技術標準不統一、數據整合共享難、智能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社會公眾獲得感不突出等問題。除此之外,王志勤表示,智慧城市發展路徑一定要分級分類考慮,不能每個城市都是一樣的發展路徑。
要考慮到西部和中東部差距比較大,而且大中小城市本身面臨的問題不同。智慧城市的建設應該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要根據城市本身地理資源優勢、社會生活經濟發展水平等,使每個城市都能夠在自己的智慧的程度之上有序推進,終達到逐步提升智能化的水平。因此,嚴格意義上講,很多“智慧城市”其實還處于數字城市、信息化城市的發展水平,距離“智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在這一條走智慧之路上,智慧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智慧城市的發展打破了部門和部門、行業與行業之間的壁壘,也正是因為打破了部門以及行業壁壘,所以才獲得了數據資源、掌握了數據財富。
過去基礎設施和垂直行業應用系統建設取得了一定基礎,如想進一步提升整個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就需要在積累大數據的分析處理和應用中體現更多的價值。
“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不僅僅在整個智慧城市構建中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在智慧政府構建中也會發揮大作用。”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凱表示。
如今大數據已經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從政府決策與服務,到人們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產業布局和規劃,直到城市的運營和管理方式,都將在大數據支撐下走向“智慧化”,大數據已經成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應用、風險分析、安全隱患等問題也更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研究。
同時《網絡安全法》的正式施行,在保護個人信息、治理網絡詐騙、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落實網絡實名制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并劃出了網絡世界里不可觸碰的“紅線”。在智慧城市的特殊背景下大數據技術正在成為信息安全領域里一種主流的分析方法和技術思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