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行業動態】以往,工業物聯網應用大多為特殊項目而非標準解決方案,隨著工業物聯網越來越普遍,業界希望自家既有的系統能支持物聯網,就像系統都能支持互聯網一樣普及。未來順利推出工業物聯網產品及服務的供貨商也將提供資安防護。
從特殊項目到標準解決方案 IIoT產品正在轉變
總部位于英國劍橋(Cambridge)的產業分析公司Cambashi,近期針對工業物聯網(IIoT)的關鍵趨勢及創新發表研究報告。
據The Manufacturer報導,早期的工業物聯網應用大多為特殊項目而非標準解決方案,所以需要透過系統整合商或服務供貨商來協助設計及管理。隨著工業物聯網越來越普遍,業界會希望自家既有的系統能支持物聯網,就像系統都能支持互聯網一樣普及。
研究報告統計,超過350家業者開發工業物聯網平臺或打造應用所需之組件,大多仰賴合作伙伴生態系來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合作伙伴通常會提供物聯網裝置、云端儲存及運算、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企業應用以及整體項目管理或系統整合。
Exosite技術官Mark Benson認為,短期的趨勢是往分析及相關整合服務發展,更重視裝置到云端(device-to-could)的安防,公司并購潮也會持續;就長期而言,可預見整合的增強現實(AR)服務,工業物聯網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將如CRM和ERP一樣,成為企業標準配備。
例如甲骨文(Oracle)提供能資產監控、生產監控、車隊監控、連線作業人員等物聯網應用程序(App)。在2016年,軟件銀行(SoftBank)子公司PS Solutions便采用甲骨文的物聯網云端服務,在日本豐島推出名為Setouchi Karen的電動機車與腳踏車的租賃服務。
物聯網可助企業轉型成為全面計算機化、高度自動化的公司。例如CNH Industrial便使智能連網產品成為其客戶服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是客戶的效能監測以及與CRM和ERP等核心企業系統整合。
例如GE(General Electric)便積極與其他業者合作,像是攜手思愛普(SAP)將GE的Predix操作系統與SAP的HANA云端平臺整合。在云端主機(cloud hosting)和云端運算領域,GE也和IBM及微軟(Microsoft)合作。另外,GE也在某些項目中與PTC的ThingWorx物聯網平臺合作。
西門子(Siemens)則與Capgemini共同合作,以MindSphere平臺來執行云端資產管理及分析。西門子也與越南技術IT服務外包公司FPT共同協助亞太及歐洲企業推動數字轉型。
2016年GE為強化云端工業物聯網平臺技術,于11月宣布收購機器學習公司,微軟也于同年5月宣布收購物聯網平臺Solair。報告指出,未來物聯網領域仍將持續吹整并風。
Google在2017年5月時發表Cloud IoT Core托管服務,可以讓企業安全地連結并管理物聯網設備,并匯整、分析這些設備所產生的數據。Cloud IoT Core協力業者包括安謀(ARM)、英特爾(Intel)和Marvell。客戶也可選擇與Helium、Losant和Tellmeplus等第三方業者連手打造應用。
物聯網裝置遭駭的事件時有所聞,像是Mirai惡意軟件組成的傀儡網絡(Botnet)攻擊,在2016年便曾導致亞馬遜(Amazon)、Netflix、Twitter、Spotify、Airbnb和PayPal等大型網站暫時癱瘓。
不過報告認為,未來順利推出工業物聯網產品及服務的供貨商都將提供資安防護,例如Rachio運用AWS物聯網的資安防護功能,勞斯萊斯(Rolls-Royce)則使用微軟Azure平臺。
Google的IoT Core托管服務則利用Google Cloud Dataflow、Google BigQuery和Google Cloud Machine Learning Engine,整合基礎設施和服務來協助企業連結及集中管理物聯網裝置。
總而言之,工業物聯網為許多產業的企業帶來實質價值,物聯網解決方案將助各公司更容易開始著手。至于未來5~10年誰將成為工業物聯網領域的佼佼者,仍有待觀察。
(原標題:掌握工業物聯網關鍵趨勢 將成數字轉型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