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高考即將到來,考生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專業志愿?受到人工智能快速崛起的影響,相關專業可能會是今年志愿填報的“新熱門”。
又到一年高考季,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或成“新熱門”
6月7號開始,全國的高中生就將迎來改變命運的人生大考,如果說高考從大方向上決定了你將擁有怎樣的未來,那么志愿填報則讓你的未來變得更加詳細與直觀。然而不管成績好或壞,對大部分考生而言,選擇什么專業來作為未來四年的學習目標,是一件十分令人頭疼的事情。
特別是如今,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逐漸到來,智慧化的生活和智能化的生產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職業選擇,但同時,“機器換人”的趨勢也給各大行業帶來了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步入人生個十字路口的高中生,需要理性思考、審慎選擇自己的未來。
“機器換人”,各行各業大洗牌
高考之后,當所有金榜題名的考生,站在教育制度的頂端笑看他人時,可能人工智能正在食物鏈的頂端虎視眈眈。近年來,人工智能的出現已經給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改變。
首先,一部分行業和工作已經面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危機。
目前,人工智能和
機器人已經能夠替代一些簡單、重復性、操作性的工種,這些工種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工廠生產線工人,還包括很多銀行、財會、安防、客服等領域。
在這種情況下,高中生在選擇志愿時,應該盡可能的避開這些能夠被取代的專業,去選擇一些注重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人情練達、同情心、創意和審美的專業,這些專業更加能夠凸顯人類自身的價值,被人工智能和機器取代的可能性比較小。
其次,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工作的同時,也相應催生了一些新的工作。
按照現有趨勢,人工智能的發展將減少人類工作時間,進而給健康體育產業、休閑娛樂產業等領域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此外,科技和網絡的進步,讓未來辦公形式逐漸向家庭化、網絡化方向發展,這也會給網絡社交、網頁設計等領域帶來更多就業空間;而隨著
物聯網、大數據、
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相關技術的研發設計領域的崗位也會相應增加。
因此,在人工智能和“機器換人”的沖擊之下,高中生選擇專業志愿,一方面要避開會被輕易取代的專業,轉向注重人類價值,或者技能短期內無法被取代的專業;另一方面要將目光轉向人工智能帶來利好或即將催生的相關專業,未來才能給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
智能時代,人才培養大勢所趨
面對帶來破壞的龍卷風,好的辦法就是到風暴中心去。因此,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沖擊,除了避讓和提前預測之外,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參與到人工智能領域中去!
今年4月,教育部下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提出了三大類18項重點任務,其中就將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列入了計劃之中。計劃要求到2020年,要基本完成人工智能高校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的優化布局;到2030年,高校要成為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核心力量和人才高地。
這一計劃給面臨專業選擇的高中生釋放了兩個有利訊息,一個是目前國家在人工智能人才上十分缺乏,人才培養大勢所趨;還有一個則是國家已經對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給予了政策利好,表達了高度的重視與支持。
在政策引導下,一些大學已經設立了人工智能學院,比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和南京大學等。據了解,這些“人工智能班”和“人工智能學院”都采用“小而精”的試驗開班方式,其目的在于積累人才培養經驗,為未來批量人才培養打下基礎。
因此,從今年開始,不管是政策推動還是高校的落地試驗,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都已經提上了計劃表,這對于今年的高考生來說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照此來看,今年數量有限的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可能會是志愿填報的“新熱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