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技術前沿】農業是人類歷史上古老的職業之一,也許也是當今世界為重要的職業之一。隨著人口增長、飲食需求變化、資源限制、氣候變化和企業競爭等因素影響,農業面臨著生產更多食物的巨大壓力,現代農民也面臨著的挑戰。
事實上,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到2050年,糧食產量將需要增加70%才能滿足預計的人口增長。幸運的是,技術創新為農業產業應對這一性挑戰創造了新的途徑。物聯網傳感器和大數據分析等系統為重新設計陳舊的農業實踐提供了機會,創造了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產流程,并以更少的資源壓力生產更多的食物。
物聯網通過簡化資源收集、檢查和總體分配,影響著農業生命周期的各個層面。例如,在農業設備和田間使用傳感器提供了收集大量信息的機會,終提供了農民用來做出更明智決策的見解。各地的農業企業已經認識到這項技術的潛力,并且正在使用創新解決方案來生產更安全、更好的食品并創造更環保、更智能的生產實踐。
物聯網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與較小的競爭對手相比,大型農場歷來更具有市場優勢。由于有更多反復試驗機會,大型農場有能力使用大量歷史數據從莊稼和牲畜中獲得佳報告。此外,大型農場擁有投資技術所需的資金。這些條件使得小型農場處于不利地位,難以用更少的信息和資源來完成生產任務。
幸運的是,物聯網技術的新進展為農業生產創造了公平競爭環境。物聯網傳感器提供了一個具有成本效益的低功耗系統,能夠收集從土壤和水質到溫度、濕度和牲畜生命體征的所有傳感器數據。
利用來自這些信息的分析,無論農場規模如何,農民可以生成預測性見解,優化其運營。例如,無論農場規模如何,農民都會知道適宜的種植和收獲時間,以收獲高的作物產量。
利用數據:NB-IOT和農業
低功耗廣域網( LPWAN )技術的進步為農業創造了強大機會。窄帶物聯網(NB-IoT)是一項獨特的LPWAN選項,已被證明特別適用于更智慧的農業實踐。
NB-IoT是一項低成本技術,可提供無處不在的電池連接,為數百億到數千億設備的數據收集提供了巨大價值。
如今,農民們正在將NB-IOT應用于農業等更智能的耕作方式中。農業利用數據洞察來指導當前和未來的所有決策,包括從田間何地、以及施用化學農藥和肥料的數量、何時適合播種等等。像這樣更智能的耕作方式提供了諸多好處,包括和可持續的作物生產。這樣做可以節省資金,提供更好的作物收益,并降低化學品對環境的影響。
物聯網和牲畜管理
物聯網在農場上除了農作物生產之外還發揮著另一個重要作用——監測牲畜健康。
盡管在改善牲畜健康和生育方法方面取得了許多進展,但今天牛的死亡率仍然與幾個世紀前無人輔助的人類生育死亡率相當。幸運的是,像MooCall這樣的科技公司正在轉向物聯網,以改善現代牲畜產犢實踐。
MooCall專門從事牲畜產犢和畜群管理技術,公司設計了一種傳感器,該傳感器使用沃達豐物聯網連接平臺監測奶牛的健康和分娩狀況。安裝在牛尾的傳感器每秒收集600多條數據,以準確預測奶牛何時分娩,測量由收縮引發的牛尾巴運動模式,并在分娩前約一小時通過手機或應用程序發送警報。迄今為止,大約有250000頭小牛已經安全出生,并且如果需要的話,它們的主人可以提前在現場提供幫助。
物聯網在農業領域的發展將對我們滿足人口不斷增長的需要產生巨大影響。通過物聯網系統收集的大量數據使農民能夠獲得比以往更多的信息,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創造更安全的牲畜生產實踐。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發展,好處只會繼續越來越多。
(原標題:農業物聯網:農業生產的下一代技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