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企業動態】“穩,老鐵”,是2018年的網絡流行語,如果用這個字形容中國電信的2018年也是再合適不過。回顧整個2018年,中國電信穩中有進,轉型3.0取得可喜成效、五大生態圈成果初現。對于5G建設,也是穩打穩扎,步步為營。雖然2018年全年的業績報告尚未公布,但是從中國電信整年的綜合表現來看,2018年注定是一個豐收之年。
盤點中國電信2018年:穩中求進部署轉型3.0 向5G say Hello!
移動、4G業務雙開花
美國有一句諺語,“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來說話”。根據中國電信新的運營數據顯示,截止11月份,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已經累計達2.9978億戶;4G累計用戶數達2.378億戶,寬帶用戶累計數達到1.4524億戶。另據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中國電信光纖寬帶(FTTH)用戶數達到約1.3862億戶。
2018年,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出現了爆炸式增長。無論是增長速度,還是增長規模,均超過了2016和2017年。正是在這種用戶超大規模的增長帶動下,中國電信實現了4G用戶規模的躍升,根據中國電信1-11月的數據顯示,其移動用戶凈增數量要遠高于另外兩家運營商,總體數量逼近中國聯通。按照當前的發展勢頭,預計在明年上半年,中國電信三大主要經營數將全面中國聯通,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
在4G業務上,中國電信面對的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這兩座大山,尤其是中國聯通的大王卡,在2018年的上半年更是讓中國聯通的4G業務有了大躍進般的進步。而中國電信一直把質量放在位,雖然也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但是并沒有一味地追求低資費,大流量套餐也并非價格戰產品,中國電信認為,套餐一方面可滿足社會需要、推動信息消費,另一方面是回應國家的提速降費政策,強調大流量套餐能釋放價格彈性并帶動增長屬于好事。
面對寬帶業務被中國移動超越的境況,中國電信沒有自亂陣腳。縱觀2018年全年,在固網寬帶市場,中國電信發展并非不快,只能說相較之下中國移動發展太快。中國電信雖然沒有在增量用戶規模上出彩,但是其維持了寬帶收入的老大位置。
打造5G智能生態
2018這一年,中國電信在5G領域的布局不斷提速。
在5G標準層面,中國電信一直深度參與5G標準制定,重點在5G業務和商業模式、網絡智能化、網絡融合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先后在ITU、ETSI、3GPP等標準組織牽頭了多項標準制定,截至2018年6月底,中國電信共主導5G標準項目及任務31項,提交文稿457篇;申請技術zhuanli190項,其中143項獲得zhuanli保護。中國電信承擔了5G方面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19項,其中牽頭7項。
在5G智能網絡建設方面,中國電信在業界提出了"三朵云"的5G
網絡架構,由接入云、控制云和轉發云共同組成。未來的5G網絡是全面云化、應用融合的智能新網絡,基于NFV/SDN架構,支持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新特性。9月14日,中國電信成立了5G創新中心,全力做好5G研究創新;打造5G示范工程,開展17個城市規模試驗;按照總體規劃,加快各項準備,力爭到2020年實現5G規模商用。
在2018上海世界移動大會上,中國電信發布了《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這是運營商發布全面闡述5G技術觀點和總體策略的白皮書。中國電信表示,其5G網絡將優先選擇SA方案組網,通過核心網互操作實現 4G 和 5G 網絡的協同。白皮書的發布也使得業界能夠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中國電信未來的5G網絡發展策略,對于打造合作、創新的5G產業生態圈發揮了積極的和示范效應。
在5G產業合作方面,8月15日,中國電信打通了部分聯盟廠商啟動5G的開發項目,宣布與合作伙伴一起開發5G的應用,承諾明年不斷推出5G的應用成果;9月7日,中國電信5G聯合開放實驗室建成運營商基于自主掌控開放平臺的5G模型網,正式啟動5G SA測試。據悉,這是業界運營商組織的基于開源技術、分層解耦全開放架構的5G技術驗證。9月13日,中國電信在第十屆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正式公布了“Hello 5G行動”計劃,積極布局建設5G生態。
在5G終端產業推進方面,中國電信加快5G終端多元化。中國電信聯合終端芯片、品牌廠商、儀表廠商等成立了5G終端研發聯盟,還發布中國電信5G終端白皮書1.0,并啟動行業終端研究。
在5G頻譜方面,在2018年的后一個月,工信部正式向三家運營商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其中,中國電信獲得了產業鏈成熟度較高的3.5G頻段試驗頻譜,為更快、負擔更低地推進5G網絡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G時代即將來臨,這勢必成為移動通信技術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里程碑事件。中國電信作為通信領域的領頭羊,在5G方面的籌謀不僅是基于自身發展的考慮,也為整個產業鏈注入了前進的動力。
“生態樹”碩果累累
2016年,為順應智能化時代發展,中國電信在前兩輪戰略轉型基礎上,正式發布轉型升級戰略(即轉型3.0),通過網絡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拓展綜合智能信息服務,筑力網絡強國,服務社會民生。
2018年,中國電信的移動4G網、光纖寬帶網和
物聯網等“三張精品網”已基本建成。同時,在引入SDN、NFV、云網一體等新技術推進網絡重構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主要的云資源池部署了SDN,資源池內的網絡配置周期已從周縮短到分鐘級。同時,中國電信11月29日正式開通全網試商用VoLTE,2019年將規模商用。
除此之外,中國電信還積極拓展新業務,多點開花。2018年著力構建了智能連接、智慧家庭、互聯網金融、物聯網、DICT等五大業務生態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9月,智能連接(移動+寬帶+固話)的用戶規模已超過5.7億,智慧家庭用戶規模超過1.1億,互聯網金融的月均活躍用戶達3800萬,DICT服務各類政企客戶規模達2300萬,物聯網用戶規模超過8000萬。
兩年來,運營智慧化基礎夯實。中國電信的企業中臺架構已初步建成,封裝的API數量達650個,日均調用近2億次。企業中臺對內助力管理、營銷、精細服務、精益網運等“四精”應用,有效提升了企業運營能力;對外合作實現了一點接入,已對接包括阿里、騰訊等在內的合作伙伴100多家,合作平臺數量超過220個,共同為客戶提供豐富多彩的智能應用。
兩年來,生態合作深入廣泛。中國終端產業聯盟成員已達545家,社會渠道強商合作率超過了50%,智慧家庭產業聯盟成員近300家,翼支付合作商戶超過650萬家,DICT的云應用市場引入了50多家合作伙伴,天翼物聯產業聯盟成員達350家。同時,建成了“三大基金平臺+三大直投平臺”的投資體系,積極開展資本合作。
在各產業聯盟、各產業伙伴的鼎力支持下,中國電信的“生態樹”越來越茂盛,碩果累累。
“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身處信息化變革的時代,中國電信堅持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的定位,堅定轉型升級戰略,積極布局建設5G生態,為“三化五圈”賦予了新內涵。
(原標題: 盤點中國電信2018年:穩中求進部署轉型3.0 向5G say 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