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如今,人工智能正以的積極姿態迅速崛起,成為各國競逐的焦點。而在主要的人工智能大國名單中,自然少不了中國的身影。得益于政策持續利好,2014年開始,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就開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僅2018年上半年,人工智能投融資金額就達到了1527億元。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升級,其與各行各業的融合也愈發深入。在中國,人工智能已經廣泛應用于安防、教育、家居、金融、交通、醫療等各個領域,掀起了一股智能化熱潮。眼下,無論是醫療人工智能還是智能家居、自動駕駛汽車,都已經逐步走向行業爆發的臨界點。
人工智能熱潮襲來
2017年,中國正式將人工智能納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家戰略。當年7月,國務院又出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堪稱是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重大里程碑。受此影響,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化發展持續提速,迎來了新的發展加速期。
在政策、市場等多重因素支撐下,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增長形勢向好。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增長速度達到23.8%,高于平均水平;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超過380億元,到2020年有望達到百億美元。
目前,人工智能在垂直領域的應用持續深入,技術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除了醫療、金融、安防和教育等主要領域外,其他如智能無人機、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電網、智能家居等細分領域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相對而言,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領域發展已經較為成熟。一方面,安防、家居產品滲透度較高,又是家庭場景主要的應用產品,且技術難度較低、市場售價較為適中,容易為消費者所接受。特別是智能家居產品,和人們的日常家庭生活息息相關,能夠以全新體驗吸引更多用戶關注。
醫療人工智能備受關注
除了日常生活場景外,對于人類而言,醫療健康也是十分注重的一個方面。就當前而言,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還處于追趕階段,在醫療科技研發與醫療產業成熟度方面距離主要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而現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于國內醫療領域來說,既是巨大的機遇,同時也是一次挑戰。
醫療行業畢竟與其他行業不同,其本身就存在著不少困難,醫療人工智能的發展更是注定一路艱辛。首先,醫療健康必須以安全為要義,是對容錯率要求極高的領域,不能出現明顯差錯,對數據真實性、準確性同樣有高度要求;其次,醫療大數據規模龐大,為保障算法準確有效,需要足夠強大的計算能力才能滿足,這也對人工智能系統提出了要求。
總的來說,醫療人工智能發展既需要投入巨額成本,花費大量研發時間與精力,還要注重這方面的人才培養,避免發展后繼無力或是成果應用缺乏實際使用人才。不僅如此,醫療數據的“孤島”現象有待破解,相關政策法規、標準規范的完善也亟需推進。
擴大到視野來看,醫療人工智能企業在各個國家的投入也面臨著不少障礙。在每個國家,醫療健康行業所面對的難題都有所不同,要想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相關問題,也需要因地制宜、“對癥下藥”,不然就有可能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當然,醫療人工智能發展的確挑戰重重,但是有挑戰也意味著有機遇。公開數據顯示,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凸顯,以及患病率上升,中國醫療支出近年來快速增長,2012年至2016年,醫療支出總額就由28120億元增至46060億元。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將有望實現大幅提升醫療診治效率和診治水平,降低醫療機構相關成本投入,解放更多醫療資源,并為患者帶來相當利好。因而,在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基礎上,醫療人工智能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醫療人工智能市場規模超過136億元,隨著應用不斷深入,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億元。
因此,對于醫療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必須重視挑戰,也不能錯失機遇。目前,不少傳統醫療企業以及科技公司已經相繼入局醫療人工智能領域,意圖占據發展先機。面向未來,醫療人工智能或將在數年內迎來次洗牌,而要想在“淘汰賽”中勝出,注重產品落地仍是關鍵。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