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行業動態】近幾年大中型農機市場下滑嚴重,加之非道路移動機械國三升國四期限臨近,企業壓力隨之增大。隨著我國越來越重視綠色環保,在農機裝備領域,電動農機憑借其清潔、經濟等優點受到各級政府的提倡和農民的歡迎。在大中型農機市場壓力下,電動農機是否會開辟一條新的出路?
新能源時代下,電動農機是否會開辟一條新的出路?
2018年電動農機在多地區獲大力推廣
在3月17日舉行的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上,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主任王進仁發言時重點提到了山西省支持電動農機的舉措。王進仁表示,近年來,山西省提出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戰略,將電動農機作為延伸產業鏈、拓展在農業領域應用的一項具體措施。2016年出臺《關于推進電動農機發展的實施意見》,投入5000萬元,在20個縣開展電動農機獎補,高獎補比例達到85%,共補貼1.2萬農戶購買1.4萬臺件電動農機新產品,有效推動了電動烘干、電動除草等綠色農機的推廣應用,同時鼓勵企業對電動農機進行研發、生產。
無獨有偶,為加快推進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改變薄弱環節無機可用的現狀,2018年,甘肅省印發《電動農機試驗示范項目工作方案》。方案決定,2018年甘肅在酒泉市、武威市、定西市、天水市、平涼市、臨夏州6個市州的8個縣(市、區)開展電動農機試驗示范項目工作。
農業部號召:積極引導電動農機發展
實際上,國家相關部門在前些年便提出要支持電動農機發展。早在2016年,農業農村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農機裝備發展行動方案(2016—2025)》,明確了未來10年農機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行動目標。《行動方案》中已將“清潔燃料與新能源農用動力、電控噴射與新能源拖拉機”列為重點發展主機產品。
2018年3月,《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8—2020年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工作的通知》對開展植保無人飛機等創新農機產品補貼試點作出全面部署。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合作,繼續完善農機購置補貼等支持政策,積極引導和促進電動農機的推廣應用。
電動+智能:符合未來農業發展趨勢
2018年10月23日,由河南省智能農機創新中心牽頭,中國一拖、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清華裝備洛陽基地、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等通過“關鍵技術攻關、核心器件研制、重大裝備集成”系統布局聯合打造的“超級拖拉機1號”正式發布。據悉,這是一款具有超前設計理念的中馬力拖拉機,也是國內首款無駕駛室的純電動拖拉機,它在整車電動控制、無人自主路徑規劃與跟蹤算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2018中國農業機械展覽會(秋季會)上,“超級拖拉機I號”獲得美、英、法、德、意等國農機同行專家的關注,并得到了日本一家世界農機企業社長的高度稱贊。可以說,無人電動拖拉機的誕生標志著我國農機裝備邁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的發展階段,這對我國農機工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結語:在當前環保大時代背景下,“新能源”一詞越來越多地進入到人們的生活,近幾年電動汽車在汽車行業所占比例也越來越高,那么,在農機行業,電動農機能否同樣掀起一股新的浪潮?筆者以為,結合我國國情,在山西、甘肅等丘陵山區為主的地區,大型農機裝備施展不開,而中小型電動農機(旋耕機、穴播機等)卻有著很大優勢,對農機企業來說這里或許是一個新的藍海市場;至于大型智能的電動農機,短期內大面積推廣和使用不太現實,也許在十幾二十幾年后,電動農機或將在我國獲得大范圍普及應用。
(原標題:新能源時代下,電動農機是否會開辟一條新的出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