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日前火爆網絡的AI換臉術嗎?如今,通過將AI技術融入到PS之中,人們可以輕松地對人像進行“美化”,將老照片進行修復,以及對明星的臉進行“移花接木”。這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們獵奇、愛美的心理,但同時也帶來諸多危害與弊端。
隨著這些技術被濫用或誤用,我們一方面越來越看不清事物原來的模樣,雙眼被AI與PS所欺騙、蒙蔽;另一方面,我們的隱私、肖像等權利也可能遭受不法侵害,假如有不懷好意的人借此混淆視聽或者引發謠言,將對圖片中人帶來巨大影響。
而目前,國內外的眾多明星已經深受其害。不僅眾多女明星慘遭換臉惡搞,甚至一些科技圈、文化圈以及政治界的人士也難逃整蠱。鑒于此,為了抵制這些惡搞圖像和視頻,作為打造了PS技術,被譽為“P圖鼻祖”的Adobe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前不久,Adobe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合作分享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他們編寫并訓練了一種AI算法,能夠利用機器學習來自動檢測面部圖像是否被修改。據了解,這個算法是專門針對PS工具而設計的,它能夠有助于緩解當前的PS泛濫或AI換臉亂象。
科學家們表示,為了創建這個“反PS”軟件,工程師們將一個神經網絡算法放入到人臉數據庫之中,通過訓練AI反復辨別和分析PS前后的人臉對比圖像,終讓其具備了“火眼金睛”的能力。而通過樣本測試,大家發現這個算法不僅分辨正確率高達99%,同時還能將圖像PS處進行還原,可謂十分強大。
不過,該算法也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只能針對人像進行識別,只能對PS處理的圖像進行識別,只能識別PS中“液化”這一專門的處理等等,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也正因如此,Adobe方面暫時并沒有將該技術轉化為公開工具的計劃,而是希望研發訓練出更多類似的軟件,之后再結合起來應用。
在此之前,其實Adobe也已經研發出過類似的軟件。2018年6月份的時候,在CVRR計算機視覺大會上他們就曾展示過一個數字圖像取證技術。該項同樣借助機器學習訓練而成的技術,能夠識別出經拼接、黏貼合成和抹除修改后的圖像,能夠有效人們進行司法取證。
因此,結合來看本次推出的針對“液化”修改的識別技術,也只是Adobe龐大圖像識別技術中的一環。未來,隨著更多識別技術的研發訓練成功,集成所有技術的強大識別工具就將日漸形成。屆時,針對AI和PS對圖像的濫用行為將有望得到有效遏制和打擊。
俗話講,解鈴還須系鈴人。面對PS技術和AI技術對圖像領域帶來的各種亂象,Adobe沒有任其發展,而是對自己的技術負責,主動制定并打造相應對策與技術,這是一個負責任企業的鮮明表現。與此同時,作為修圖方面的專家,Adobe毫無疑問也具備“反修圖”方面的性與專業能力,這使得我們對其未來發展格外期待。
那么,作為屏幕前的各位讀者,對于Adobe“反修圖軟件”的研發又是怎樣看待的呢?歡迎大家一起來留言探討哦!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