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到,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
《意見》明確了三方面共15個專項行動。其中有一條是,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四類慢性病以及傳染病、地方病,加強重大疾病防控??梢娢覈酉聛韺π哪X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這四大類疾病發起“攻堅戰”。
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現在社會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病癥。《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我國心腦血管患者約有2.9億名,并且從2009年起,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續高于城市水平。
數據顯示,2016年,農村心血管病死亡率為309.33/10萬,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為265.11/10萬,農村和城市心血管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分別為45.5%和43.16%。
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臨嚴峻挑戰??傮w上看,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于上升階段。
此次《意見》中提到,到2022年和203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9.7/10萬及以下和190.7/10萬及以下。因此,這將是一項重大且艱巨的任務。
快速增長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人數給相關的藥物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業內預測,中國心血管疾病藥物市場將在2014-2018之間保持20%的增長,2018年將達450億元。并且隨著中國人口日益老齡化、醫改不斷推進、自主原研藥不斷研發,中國心血管疾病藥物具備較強的競爭力,整個行業將會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癌癥
癌癥是世界五大絕癥之一。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7年癌癥數據顯示,與2012年相比,我國癌癥新發人數上升,從358萬上升到368萬,增幅3%,2017年世界癌癥新發病例為1409萬,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另外,IARC發布的報告稱,全世界患癌人數在““迅速增長”,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高達960萬。業內預測,到2040年將有2900萬癌癥病例,并有1600萬人因癌癥而喪生。目前我國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在30%左右,而發達國家達到了70%至80%。
《意見》中提到,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于43.3%和46.6%。
公開資料顯示,五年生存率是醫學界為了統計癌癥病人的存活率,比較各種治療方法的優缺點,采用大部分患者預后比較明確的情況作為的統計指標。
另外,癌癥越來越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壯大癌癥藥物市場。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癌癥藥物市場規模為206億美元。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234億美元,到2020年將超300億美元。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已成為國內第二大疾病,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2012年我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為68/10萬人。
《意見》中提到,到2022年和2030年,70歲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萬及以下和8.1/10萬及以下。
業內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呼吸系統化學藥行業規模約574億元,同比2017年的535億元增長了7.29%。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數已增至3.66億人,中國是糖尿病的重災區,并且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增長快速。根據數據,我國約有1.14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達11.6%。然而患者的知曉率及治療率都比較低,特別是血糖達標率僅為15.8%。
《意見》中提到,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隨著糖尿病患者收入的不斷增加、醫保制度的擴大及抗糖尿病創新藥的不斷推出,中國糖尿病市場規模近年來高速發展,復合增速達11%,2017年市場規模突破400億元,預計18年有望接近460億元。
(原標題:我國對心腦血管疾病等四大類疾病發起“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