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發展突飛猛進,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每個出口均設有收費站,一方面便于收費管理,另一方面也可協助交警對高速公路上的交通進行規范管理。不過,機動車在排隊交費、尋找車位時,常處于低速狀態,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均高于正常行駛,同時也增加了交通擁堵。因此,不停車收費成為越來越多城市的選擇。
高速公路收費方式:車牌識別VS ETC
在收費站出入口安裝車牌識別系統,車輛經過收費站時,車牌號碼將被攝像系統自動識別,通過和數據庫中的盜搶可疑車輛的車牌信息進行對比便可確定駛入車輛的信息,并自動從相應的賬戶中扣款,從而實現快速通行。
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入口車牌識別技術的應用也可以方便交警識別違規行駛車輛的號牌信息,對一些違法車輛進行有效管理。
而自從2019年6月初,國家大力推行高速公路ETC收費以來,ETC迎來全面爆發,據《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到2019年12月底,全國ETC用戶數量突破1.8億,高速公路收費站 ETC 全覆蓋,ETC 車道成為主要收費車道。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之下,以商業銀行、支付寶、微信為主要群體的大量玩家紛紛涌入,并開始四處攻城略地。
ETC市場全面爆發下,此前作為可與ETC相抗衡,并同樣能夠實現快速識別、無感支付的攝像頭車牌識別模式,將何去何從?
車牌識別與ETC能否融合?
從滿足車主、停車運營管理方快速識別車輛身份、提供安全便捷的收費服務等多種需求來看,目前主要有ETC與車牌識別兩種服務模式,二者的競爭則集中于對車牌的識別領域。ETC采用無線通信信號及相關設備相感應的方式自動識別車牌信息,車牌識別則采用高清攝像頭高清拍照識別車牌,而當前微信、支付寶、以及各銀行正在大力爭搶的則是車輛通行后的支付市場以及汽車后大數據市場。
不過,基于車牌識別的無感支付和ETC之間的競爭就是你死我活嗎?目前,車牌識別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在交通管理、停車管理、海關物流園等場合均有應用,不需要車載介質就能實現車輛身份識別,是目前應用非常廣泛的車輛檢測技術。之所以能被用于停車無感支付、公路通行收費無感支付,也是因為車牌識別技術的成熟性。
如果僅將ETC作為一種支付方式,開放給停車、基于車牌識別的無感通行收費,會如何?也就是說ETC既可以在ETC車道實現無感支付通行,也可以在基于車牌識別收費的車道實現無感通行,車牌識別通過識別車牌后確認身份,在線上對ETC賬戶進行扣費,兩種車道都可實現無感支付。
當然,ETC在各省的運營主體是分散的,如何協調ETC作為支付賬戶開放給停車以及基于車牌識別的公路通行收費也是一個難題。
(本文據智慧交通、證券日報、北京晨報、搜狐媒體平臺、智能制造網信息整理,安防展覽網編輯)
(原標題:高速公路收費ETC大火 車牌識別何去何從?)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