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內將完成立法,一年后居民分類參與率要達到80%以上。”繼上海之后,1400多公里外的深圳也將趟進垃圾強制分類新征程。
作為全國垃圾分類工作首批46個先行先試的重點城市之一,深圳的垃圾分類早在19年前就已起步。隨即,深圳陸續在住宅區和城中村配備超過6958組垃圾分類投放設施,主要進行宣傳教育。2015年《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管理辦法》正式施行,也標志著深圳開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
8%的差距還得靠“新時尚”
2017年,深圳發布全國首份《家庭垃圾分類投放指引》,此舉被評為垃圾分類的破局之舉。生活垃圾由此被分為七大類:有害垃圾、玻金塑紙、廚余垃圾、廢舊家具、年花年桔、廢舊織物及其他垃圾。堅持“大分流細分類”的工作思路,對產生量大、產生源相對集中、處理技術工藝相對成熟穩定的綠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廚垃圾實行大類別專項分流處理。但深圳垃圾分類工作整體并未進入強制實施階段。
此后一年里,深圳各區就陸續在推行“樓層撤桶”工作,為垃圾分類做準備。通過在住宅區建立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深圳初具 “樓層撤桶+定時定點督導”的住宅區垃圾分類升級版。這意味著,很多樓層放置了垃圾桶的小區要把這些桶全部撤掉,重新在小區內選點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目前,全市已有超過800個小區完成了樓層撤桶,共設置了近2700個集中分類投放點,涉及約170萬居民。
安排督導員每晚7時至9時,在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進行現場督導,引導居民參與分類、準確分類。除了在源頭上進一步規范生活垃圾分類的軟硬件設置,在生活垃圾分類運輸上也將分類分專線運輸,運輸過程全密閉,做到垃圾不落地。經過近年漸進式改造,深圳市對生活垃圾的后端處理,已建立了覆蓋全市的九大類垃圾分流分類收運處理系統。在后端處理環節,推動各區處理設施落地,開展資源化利用。
但即便如此,按照市城管局垃圾分類中心2018年數據,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超過2000萬人口的深圳,每天的生活垃圾產生量接近21988噸。但在同一時期內,全市垃圾分流分類回收量約2800噸/日,回收利用率約為27%,與住建部要求達到35%以上的工作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垃圾焚燒廠消化有限,如何讓垃圾量“減”下來,破題之道在于垃圾分類。
獎懲并舉 “喜提”強制時代
垃圾分類,立法先行。在制度設計方面,深圳現已打造出由國內垃圾分類專項規劃、3個地方標準和7個規范性文件構成的規范標準體系。
與上海不同的是,旨在前端垃圾分類與后端垃圾處理體系相銜接的深圳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這四類進行分類。其中,廚余垃圾用袋裝的,應拆袋投放后把塑料袋單獨投放到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如破損電池,則應用透明袋封裝后再投入到有害垃圾廢電池收集容器中。
而在加強約束同時,深圳也將加強獎勵。采用通報表揚和資金補助相結合的激勵方式,2018年深圳市、區各級財政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累計投入約2.3億元。7月初印發的《深圳市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實施(2019-2021)》明確提出,深圳將對生活垃圾分類積極個人通報表揚并補助資金1000元,住宅區高30萬元封頂。采用“以獎代補”的方式,按照各區每年實際撥付的生活垃圾分類激勵補助資金的50%,對各區予以經費補貼。
至此,深圳也成了國內通過獎勵措施激勵垃圾分類的城市。未來3年內深圳市各區財政將年均拿出6250萬元安排生活垃圾分類激勵補助資金,3年共計1.875億元。補助資金僅用于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的設施采購、宣傳培訓以及勞務補貼等方面。相關負責人透露,征集意見后,上述《實施方案》預計于8月出臺。
萬事開頭難,既然起了步,那就一直走下去。此次通過經濟杠桿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將為下一步深圳探索生活垃圾“按量收費”“分類計價”積累經驗和技術支撐。相關條例中指出,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和差別化收費的原則,逐步建立分類計價、計量收費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目前,《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已提交至市人大,預計年內完成立法,2020年或將全面實施。
(原標題:“胡蘿卜+大棒”縱向挺進 深圳垃圾分類迎來沖刺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