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新時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有哪些,可能每個人都能給出屬于自己的答案。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越來越樂意購買電子產品了,音箱、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也逐漸進入了千家萬戶。
二季度芯片銷售額下降近17% 怎么做才能轉危為機?
要知道,研制高質量的芯片并非易事。在一款僅有指甲蓋大小的芯片載體上,通常都承載著上千萬的晶體導管,所以芯片制造往往需要經歷一個極其復雜且縝密的過程。眼下,為了搶占芯片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各國都不遺余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爭在芯片市場中掌握更多話語權。
放眼,美國、韓國、英國等國家已經在芯片研制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一些性能穩定、使用便捷的芯片也由線上平臺推廣,進而被多個地區的用戶所熟知,化銷售渠道也日益拓寬。
就在各國信心滿滿、精神昂揚,致力于助推芯片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果時,一則“二季度芯片銷售額下滑近17%”的消息如平地驚雷,讓廣大芯片界人士大感震驚。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這則消息。
2019年8月初,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發布了一組數據。據該數據顯示,2019年二季度芯片銷售額下降16.8%,至982億美元。2019年6月,芯片銷售額也下降16.8%,至327億美元,連續第六個月下滑。
看完這組數據,大多數芯片制造商的反映是沮喪,芯片產業似乎在一夜之間進入了寒冬,讓人瑟瑟發抖。有芯片制造商也心生疑問: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芯片銷售額下降?這一局面有可能發生改變嗎?
有市場分析師指出,造成2019年二季度芯片銷售額下降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總結起來大概分為三點,即貿易環境復雜多變、芯片種類單一且對口產品少、用戶對芯片需求發生了變化。
在貿易環境復雜多變、關稅壁壘限制正常經貿活動的大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一些中小型芯片制造商受到重挫,并逐漸被淘汰。隨著芯片制造原材料、場地、人員等成本的上漲,大企業在研發和推廣芯片時態度更加慎重,這也抑制了芯片的放量生產和銷售。從用戶角度來看,市場上所推出的芯片不能完全符合各行業的發展需求,功能豐富且價格能被普通用戶接受的芯片并不多,這也對芯片的銷售推廣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難道芯片產業真的已經走向末路,沒有恢復生機、再現輝煌業績的可能了嗎?
雖然2019年二季度芯片銷售狀況不如許多業內人士預期的那樣好,但是行業人士應該保持冷靜理性態度,從長遠角度來看待當下芯片產業的發展及芯片產品的銷售狀況。洞悉芯片產業發展的現狀是必須的,靜下心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是當務之急。
那么,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提升芯片的銷售量、激發芯片產業健康發展的活力呢?
答案是,有,當然有,辦法總比問題多。有專家指出,為扭轉芯片銷售量下滑的局面,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共同行動起來,打通芯片產品制造、銷售、維護的一體化渠道,真正讓的芯片服務于各國用戶。
各國政府推動本國芯片產業的發展,促進芯片在各領域的應用,可以采取政策引導、資金補貼等多種方式,必要時也可以向其他國家學習可供借鑒的經驗和模式。就企業來說,不管是本土企業,還是跨國公司,都可以開展相關的調研活動,找到影響芯片銷售推廣的根本原因,并積極去解決,爭取為國內外用戶購買芯片掃除障礙。
發展壯大芯片產業絕非一日之功,既需要遠大的夢想,也需要認真去踐行。在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不斷進步,可穿戴設備、VR頭顯設備、無人機等智能硬件芯片的應用不斷擴大的條件下,芯片產業無疑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而芯片產業到底能夠取得哪些發展成果,還得看各國所秉持的理念和采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