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又來啦,今天各位帥哥靚女們有沒有給自己的另一半送禮物啊?
什么?還沒有另一半?那你還不抓緊!
啥?男多女少不好找?天天工作沒時間找?要求太高找不到?
那你可真是OUT了,現在相親那么火,還能找不到心儀的他/她?
當然啦,我說可不是傳統的相親,也不是類似非誠勿擾的電視相親,更不是連對方長啥樣都不知道的網絡相親喲,而是你從未聽說過的“AI相親”!
想必大家都知道,作為時下非常前沿且火熱的新興技術,AI近年來已經被上升為國家戰略,其在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的良好應用,有效帶動著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實力與競爭力不斷增強。
而就是這樣一項可堪大用的智能技術,近來在相親這一領域也散發出了“小小光芒”。
今年6月份,日本發布了解決國家婚戀問題的《少子化社會對策白皮書》,其中便提到要鼓勵年輕人參加相親活動,并利用AI匹配等方式提高結婚率。其以愛媛縣的應用為例,展示了AI對于相親成功率提升的重要價值。
據悉,愛媛縣從2008年開始組織大量的集體相親活動,并于2011年開始引入AI,AI的應用讓相親成功率提升了近16%,迎來大幅攀升。與此同時,目前日本還將AI融入不少婚戀軟件之中,用戶只需將年齡、住址、年薪等信息輸入其中進行配備,便能輕松找到心儀的對象。
不過說了這么多,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理解AI相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不清楚AI在相親中究竟起到了何種作用?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說吧!
其實,AI相親就是在傳統的相親模式上,加入了AI配對這一環節。
傳統的相親對象可能是由媒婆、親友推薦,也可能是通過網絡看照片獲得,但前者總量偏小、容易礙于情面且推薦費時耗力;而后者又基數過大,尋找起來如大海撈針,找到合適的更是可遇不可求。在這樣的情況下,AI相親則是幫人們省去了尋找對象的麻煩,通過AI自動配對,便能快速進入相親的下一環節。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AI配對的對象靠譜嗎?雖然快是快,但不靠譜豈不是白搭?
不急,我們繼續看下去!AI配對的具體流程是首先根據用戶輸入的愛好等信息,查看其是否有喜歡的明星或者二次元人物,之后在資料庫中檢索其他用戶照片是否匹配該明星或二次元人物的關鍵特征,由此來篩選出數據庫中的適合對象。也就是說,AI首先保證了你能對相親對象有眼緣,甚至“一見鐘情”。
而根據一些匹配成功的案例,AI也能通過深度學習進一步提升匹配的準確性與成功率,在業務承接與自我進化中兩不相誤。
其次,如果單純根據愛好無法找到合適的推薦對象,AI還會遵循“人總是喜歡和自己長得像的”這句金玉良言,從外貌、性格、興趣等多種角度匹配出與對方相似的對象。此外,在社會現實條件上,AI也能夠通過用戶的生活圈或生活軌跡進行匹配,找到消費水平、活動區域都相近的對象,同時又不會暴露出對方的隱私信息。
綜合來看,AI相親一方面保證了雙方眼緣的符合,另一方面也基本做到了“門當戶對”,這兩點對于以結婚為目的的相親雙方來說至關重要。
由此我們也可見,AI相親基本還是值得依賴的。畢竟AI的應用只是為你提供了一個看得上、聊得來、能生活在一起的對象,給你提供一個合適的選擇與機會,并沒有代替你去做決定。很多人至今單身可能正是因為始終邁不出步,但如今AI代替我們完成了步!
作為已有對象的“過來人”,筆者在此溫馨提示各位單身人士,“單身只是一時爽,該找對象還得找”。你看現在AI相親如此靠譜,為了不讓父母、親友和國家操碎了心,大家趕緊找起來吧,說不定明年的七夕撒狗糧的那個就是你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