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越來越多家庭迎來了新生兒。據相關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嬰幼兒數量已經超過了5000萬,增長趨勢較為明顯。這在老齡化趨勢愈發嚴峻的今天,無疑是一個福音。
但對于廣大父母們來說,新生兒的增多也帶來了更多的養育壓力。因為嬰幼兒的養育并不容易,找保姆可能會增加經濟負擔,找托育又缺乏規范監管,但自己養可能沒時間或者沒經驗,這讓很多父母頭疼不已。
鑒于此,為了緩解家長們的育兒煩惱,去年谷歌申請了一項新的育兒技術,有望在未來通過AI等技術的加持,輔助父母實現更安全、更簡單的育兒活動。而近日,該技術已獲得了批準,
據悉,該技術可以通過“智能”音頻和視頻對嬰兒眼球、動作及聲音進行追蹤,實現對嬰幼兒的安全監護。一旦檢測發現嬰幼兒有任何異常行為,該技術就會通過配套的設備通知護理人員或家長。未來,谷歌計劃將該技術應用到智能嬰兒床領域。
當然,依靠AI技術提升父母育兒能力、減少父母育兒壓力并非谷歌一家在嘗試。在此之前,范圍內早已掀起了一股“AI育兒”的熱潮,不少企業和科研人員都在積極推動AI技術在嬰幼兒領域的應用。那么,他們到底都是如何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智能監測
今年,來自中國臺灣的Cubo AI從市場上眾多智能嬰兒監視器中獲得靈感,推出了一款結合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專家醫學知識設計的AI嬰兒監視器。據悉,其能夠借助AI面部監測器主動監測嬰兒潛在的危險狀況,幫助父母即時了解孩子情況;同時,其還能人為劃定一些危險區域,一旦孩子進入劃定范圍便會發出提醒和警報;此外,依靠攝像頭其還能記錄孩子成長瞬間,以及通過視頻回放了解孩子過去狀態。今年7月份,該產品已經Indiegogo上開放預購,價格在199美元,預計9月份正式發貨。
聲音分析
聲聯網是我國音視頻智能感知技術研發商,近年來,其從了解嬰幼兒聲音的角度,開發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嬰幼兒音頻行為監護平臺(BabyABAM)。據悉,該平臺通過芯片和云后臺,可以實時監測嬰幼兒啼哭等聲音,并依靠自主研發的音頻解析AI對嬰幼兒聲音進行分析,讓父母能夠更簡單、準確的明白孩子哭聲的意義,從而更輕松的實行育兒。截至目前,聲聯網的該技術已經來到2.0版本,可以對嬰兒的哭、笑、噴嚏、咳嗽、飽嗝等多種聲音進行監測和分析,同時也可適用于攝像頭、機器人、小夜燈、音箱、搖籃、玩具等多種產品。
成長預測
2018年,在Arxiv.org上南加州大學和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的學者共同發布了一篇論文,論文介紹了他們研發的一套融合了可穿戴設備和機器學習算法的解決方案,用以預測不到六個月大的嬰幼兒的發育狀況。據悉,這套算法可基于運動數據來預測嬰兒早期發育遲緩問題、是否存在智力殘疾以及是否存在各種發育障礙,以便可以讓更多的患兒更早地接受定向干預治療。在測試中,該算法對于不到六個月大的嬰兒預測準確率為83.9%,對于6到 12 個月大的嬰兒預測準確率為77%,由于還不是很完善,該團隊沒有透露計劃何時推向民用。
自動溜娃
育兒中帶娃出行也是一個很讓父母頭疼的事,基于此,Smartbe利用AI技術研發了一款自驅動嬰兒車。據悉,這款兒童車大的特點是可以跟著父母走,無需推動。同時利用Android或iPhone手機可以完成10多種功能設置,包括電子控溫嬰兒籃、奶瓶加熱器、自動搖椅、自動收合、音樂播放、電子鎖、防盜感應器、麥克風與攝像頭、三種不同的伸縮蓬,甚至還可以給手機充電。不過,作為一款嬰幼兒版的“移動豪車”,該產品并不便宜,售價接近兩萬人民幣。未來,昂貴的價格和父母不一定舍得放手的心理,可能將為其推廣帶去一定阻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