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這場疫情的爆發不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還影響了各個行業的發展。但所謂危機,有危就有機。如今,新型冠狀病毒洶洶來襲,又一次利好了線上業務,其中,就包括互聯網醫療。
互聯網醫療,是指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一種健康醫療服務,包含健康管理、自診、自我治療、導診、候診、治療、康復、后續跟蹤等一系列服務內容。
疫情下,互聯網醫療正發揮出重要作用
在此次緊張的疫情下,互聯網醫療正發揮出越來越多的作用。衛健委還連發兩文強調互聯網醫療在“戰疫”中的重要作用,并特別要求各級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充分發揮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同時,也加強了對互聯網診療服務的監管,確保診療服務開展的規范、科學、合理,有效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
目前,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各大互聯網企業都展開了積極行動,如京東及百度成立醫療健康事業部,阿里巴巴集團通過收購改造阿里健康,騰訊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服務平臺”,及垂直賽道丁香園、好大夫、春雨醫生、微醫等一批互聯網醫療公司也都紛紛發起了遠程線上問診,成為線下醫療的重要補充。
事實上,對于互聯網醫療企業來說,這次針對疫情的義診等服務既是一種公益行動,也是留存用戶、搶奪市場的良機。激增的用戶流量,從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互聯網醫療企業的品牌形象得到大幅提升,用戶普及范圍也更加廣泛。
2020年,互聯網醫療規市場模達900億
據有關報告顯示,2009年到2017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已經從2億元激增至325億元,復合增速高達89%,未來預計市場增速將維持在40%左右,預計到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00億元。
上述數據是基于原有市場情況進行推算而來,若考慮此次疫情對患者的教育,再加上政府的政策,這些數據其實還有提升的可能。
在龐大的市場空間下,疫情無疑又為互聯網醫療帶來了更多市場機遇。但業內人士也表示,在互聯網醫療領域迎來曙光的同時,不能忘記互聯網醫療本身具有一定的制約性,且存在一定的權責糾紛難點。另外,在疫情過后的用戶增長與留存、良性商業循環模式,也將成為互聯網醫療企業要仔細考慮的問題,需想辦法加以解決。
(原標題:互聯網醫療熱度不斷上升,是風口來了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