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熱潮興起,引發各國爭相布局。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發展不斷加快,競爭優勢逐步積累,國內應用優勢日漸凸顯。各地在著眼科技、產業發展整體趨勢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力度促進人工智能領域進步。
近日,山東省工信廳印發了《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對該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行謀篇布局,推動人工智能企業發展與創新能力提升。
對于山東省發展人工智能的優勢,實施方案提出,山東產業基礎雄厚、工業體系完善,為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濟南、青島兩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全省具有明顯示范帶動作用,一批人工智能企業和優勢產品正在孕育成長。
當然,實施方案也提出了該省當前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有的地方和企業對人工智能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還不夠深刻,人工智能創新能力及產業支撐力不足,產業規模偏小,基礎研發能力薄弱,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生態儲備不足等。
綜合優勢與不足,實施方案合理明確了主要發展目標,即力爭到2025年,全省以濟南、青島為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鏈初步建成,先導區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達到300億元左右,帶動相關產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
具體來看,首先是要形成一批具有性的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智能軌道交通等領域,建成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地;其次是要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持續完善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然后是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的新模式。
實施方案還指明,在人工智能產品研發與應用方面,要突破一批重點人工智能產品,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優勢產品及產業集群,努力在智能計算設備、智能機器人、智能裝備、視頻圖像識別系統、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智能軟件及終端產品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實施方案認為,應當探索打造人工智能“濟青一體化”發展模式,帶動濟青周邊區域乃至整個山東發展,強化政策協同的制度銜接,共享公共服務的普惠和便利,推動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智能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應用。
當然,要想成功打造“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實施方案提出,鼓勵支持濟南、青島研究設立人工智能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項目、公共服務平臺、“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試點示范項目等;鼓勵成立人工智能產業引導基金,支持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人工智能項目。
實施方案還提出,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人工智能對接交流活動,組織開展“智融齊魯”人工智能助力全省工業技術創新深度行活動,推動人工智能企業與優勢產業深度融合;支持建設人工智能產業賽道,吸引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業等創客團隊積極參與。
此外,面對國內人工智能相關復合型人才緊缺的現狀,實施方案也要求,應當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多渠道、多途徑引進人才和管理團隊,支持有條件的機構和企業積極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創新創業,支持相關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與企業開展培訓合作等。
在上述詳細政策規定的支撐下,以及在產業基礎、金融、人才、地理區位等多方面的優勢條件下,相信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將取得新的突破,不斷推進相關技術走向應用、服務生活,創造更大的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