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上交所披露,中芯已經于19日獲科創板通過。
6月1日,中芯的科創板上市之路正式開啟。當天,上交所披露了中芯申請科創板上市的招股書,六家證券公司擔任本次發行主承銷商,包括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國開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等,可見中芯對于此次上市的高度重視。
從6月1日申報獲受理,到6月4日開始接受問詢,再到6月7日給出相關的答復,直到6月19日上會“通關”,中芯科創板上市的每一步幾乎都在打破科創板的新紀錄。不僅如此,中芯計劃融資200億元的額度,也是科創板迄今為止的融資規模之。
之所以中芯的科創板上市之路備受矚目,就在于這家公司所身處的行業和背景。中芯是主要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是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重要玩家。在美國試圖掐斷華為芯片代工網絡的情況下,中芯被很多人視為是大陸地區半導體制造崛起的關鍵。
這次中芯能夠創下科創板上市記錄,除了上述原因外,也與該公司并非首次接觸資本市場有密切關系。此前,中芯已經在港股上市,因而該公司實際上已然具有16年上市公司的經歷,在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已經得到了嚴格的市場檢驗。
對于中芯而言,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意義重大。一方面,成功上市將為中芯籌集足夠的資金,來對行業優勢企業奮起直追,不斷增強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另一方面,在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不少中芯的產業鏈企業,上市后有利于強化各方合作關系。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中芯成功登陸科創板,圍繞中芯的半導體產業鏈將會逐步呈現,此前在第一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就有一批中芯上下游企業,目前長電科技、聚辰股份、中微公司、安集科技等與中芯關系密切的企業都已經在科創板上市,因此中芯有望成為產業鏈。
不得不說,這次成功在科創板上市,對于中芯的資本力量將是極大的利好。作為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領頭羊”,臺積電的技術路線與資本開支一直被認為是半導體行業的風向標。對于半導體行業來說,高額、持續的資金投入的不可避免的,臺積電如今的地位和技術優勢實際上也是錢“砸出來”的。
在早些時候,中芯就曾發布公布,宣布從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分別獲得了15億美元和7.5億美元(約合160億元)的注資。這一次200億的融資計劃將會為中芯帶來更強勁的底氣。
中芯在科創板上市,一定程度上也看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正取得長足進步。目前,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框架搭建基本完成,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產業氛圍也更加濃厚。在這一背景下,圍繞存儲器芯片、化合物半導體、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相關的產業集群紛紛落地。
有機構預計,2020年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而中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也將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在未來的一定時間內,中國必然將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焦點所在。相信在國家、企業、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半導體將會加速崛起,把掌握在別國手中的“控制器”拿回我們自己手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