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5G網絡的部署將對現在的科技、經濟、社會、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毫無疑問的是,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聯系愈發密切,融合日益深入,“基建”屬性也更加突出。因此,世界各國針對5G發展的競爭已經全面展開,美國更是不惜一切代價試圖遏制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優勢。
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政府正大力推動思科等大型科技企業收購愛立信或諾基亞,從而在5G網絡競爭上實現對華為的徹底壓制,進一步保障自己的科技競爭力。當然,美國政府這一想當然的做法截至目前并未取得實際進展,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招“妙棋”?
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美國在科技、經濟、軍事、金融等諸多領域都處于“領頭羊”地位,綜合實力領銜。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多極化格局日漸清晰,中國、歐盟、日本等經濟體與美國之間的經濟差距不斷縮小,特別是崛起的中國已然成為了驅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在中國經濟規模、科技水平取得長足進步的背景下,美國對于自身霸權地位能否繼續保持開始逐步動搖。近些年來,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爆發,中國很好地抓住了相關機遇,這讓美國越發焦慮。為了保持傳統霸權,美國不惜動用國家機器,對中國華為等一系列科技企業進行打壓,企圖以此阻止中國在5G、人工智能領域獲得更多優勢。
由于美國在5G領域已經相對滯后,且國內并沒有能夠與華為相競爭的同類企業,因此該國政府把目光看向了華為在上的主要對手——愛立信和諾基亞。目前,在5G技術領域,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位列前四。華為、中興都是中國企業,于是美國就打起了愛立信和諾基亞的主意。
一方面,美國通過鼓吹所謂“國家安全”,施壓西方盟友禁止引入華為5G技術和設備,轉而與愛立信和諾基亞合作;另一方面,美國政府還計劃讓思科等美國科技巨頭直接收購愛立信獲諾基亞,至少是取得控股權,從而在根本上取得對華為的競爭優勢。
為了打壓華為,美國政府可謂是不遺余力。除了動用國內法進行相關制裁和限制、鼓動盟友跟隨其打壓政策外,美國政府還計劃通過減稅和出口銀行融資來進一步支持華為的競爭對手愛立信、諾基亞。討論收購愛立信和諾基亞,也是美國政府自認為的一步“妙棋”,可以使其在5G領域更快獲取競爭優勢,并更好地“圍剿”華為。
只不過,美國政府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卻終究難以落到實處。
一場鬧劇
美國想要通過打壓華為來對中國5G技術發展與科技產業變革進行遏制,從根本上來說這是無法實現的。目前,華為已經成為擁有5G技術成果多的企業,在5G標準、設備性價比等方面也具有其他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優勢。即使是在美國的全力打壓下,華為依然拿到了更多的5G合同。
另外,中國正在大力推動5G建設與部署。憑借廣闊的中國5G市場,華為有著充分的回轉余地,競爭基本盤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對于華為來說,只要能夠在5G業務中實現穩中求存,打破美國的全面圍堵,就是實際上的勝利。就目前來看,美國的西方盟友們也并未完全跟隨其腳步,對華為徹底“禁入”。
而且,美國政府試圖推動國內科技巨頭收購諾基亞和愛立信的計劃也難以成真。被點名的思科公司對于收購計劃其實并無太大興趣,該公司CEO公開表示,收購愛立信或諾基亞等5G設備廠商的做法不符合思科的財務狀況及企業戰略。
事實上,如今的思科主要業務都集中在SaaS和經常性收入業務上,這是該公司并購的興趣所在。而5G基礎設施在思科看來,不過是“低利潤”業務,難以引起該公司管理層和股東的興趣。業內人士也認為,美國政府試圖推動思科等科企收購愛立信、諾基亞的舉動很難實現。更何況,愛立信和諾基亞對于“被收購”的提議也持消極態度。
因此,總的來看,美國政府的相關做法無異于一場“鬧劇”,全面遏制華為、中國的企圖終究難以得逞?;蛟S在短期內和局部范圍中,華為會面臨很大的壓力,但憑借著技術優勢、市場優勢和價格優勢,其在5G領域依然是重要的玩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